[实用新型]防水透气复合橡胶丝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4887.4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3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沈余仓;陈伟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信织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00 | 分类号: | B32B1/00;B32B3/24;B32B25/08;B32B27/1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2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水 透气 复合 橡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橡胶丝,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透气复合橡胶丝。
背景技术
乳胶丝又名橡胶丝、橡根线或包芯纱,橡胶丝的用途很广泛,大量用于服装上需要摺皱、弹力、松紧的地方,而且也用于各种劳保纱线手套、针织产品、毛织产品、纺织产品、刺绣、鞋类、松紧带、织布类、装饰品等,具有优良的弹性、隔水性、可塑性、拉伸强度高、抗撕裂性和耐磨性良好、易于与其它材料粘合等特点,但是,已有的橡胶丝一般都存在透气性不好的缺陷,透气性好的同时会降低橡胶丝的隔水功能,即透气性好时,耐水压较差,耐水压高时,透气性较差,且现有的乳胶丝不具备抗菌、吸附、除异味的功能,这样的乳胶丝制成鞋类往往功能较差,不能实现舒适性和特殊功能性的统一。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抗菌、吸附、除异味功能的、且水在一定压力下不透过橡胶丝,而气体则可以以蒸汽的形式通过橡胶丝传至外界的防水透气复合橡胶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水透气复合橡胶丝,包括橡胶丝条,所述橡胶丝条的外表面均布有透气孔,所述橡胶丝条的外表面还涂布有一层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层,所述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层上均布有气体可以顺利透过而水珠却无法透过的微孔,所述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层的外表面设有竹碳纤维外层,所述竹碳纤维外层的外表面均布有透气孔。
进一步改进:所述微孔的直径为0.1-0.4μm。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层是以聚四氟乙烯塑料树脂的成孔特性为根本,采用双向拉伸方法生产的微孔薄膜,具有防水、透气的特点。防水性能好,PTFE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层的微孔孔径是水滴直径的1/5000-1/20000,因此即使是最小的水滴也不能通过;PTFE表面能低,水滴不能在所述PTFE防水透湿层层上铺展,阻止水滴透过。透气性能好,PTFE防水透湿层的孔隙率高达80%,平均孔径为0.2μm,微孔孔径大于气体分子的700倍,气体分子可自由通过。将该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层复合于橡胶丝条的外表面,使得本新型橡胶丝在具备防水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大大的拓宽了橡胶丝的应用范围,可实现舒适性和特殊功能性的统一。另外,本新型所述橡胶丝条的外表面设有竹碳纤维外层,所述竹碳纤维外层的外表面均布有透气孔,竹碳纤维是以超细竹炭粉为主要原料而制作的功能涂层,其内部的为微多孔结构,透气性极好,具有释放负离子,发射远红外,抗菌、吸附功能,与人体肌肤接触还具有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水透气复合橡胶丝,包括橡胶丝条1,所述橡胶丝条1的外表面均布有透气孔,所述橡胶丝条1的外表面还涂布有一层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层2,所述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层2上均布有气体可以顺利透过而水珠却无法透过的微孔,所述微孔的直径为0.2μm,所述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层1的外表面设有竹碳纤维外层3,所述竹碳纤维外层3的外表面均布有透气孔。
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层是以聚四氟乙烯塑料树脂的成孔特性为根本,采用双向拉伸方法生产的微孔薄膜,具有防水、透气的特点。防水性能好,PTFE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层的微孔孔径是水滴直径的1/5000-1/20000,因此即使是最小的水滴也不能通过;PTFE表面能低,水滴不能在所述PTFE防水透湿层层上铺展,阻止水滴透过。透气性能好,PTFE防水透湿层的孔隙率高达80%,平均孔径为0.2μm,微孔孔径大于气体分子的700倍,气体分子可自由通过。将该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层复合于橡胶丝条的外表面,使得本新型橡胶丝在具备防水功能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拓宽了应用范围,可实现舒适性和特殊功能性的统一。另外,本新型所述橡胶丝条的外表面设有竹碳纤维外层,所述竹碳纤维外层的外表面均布有透气孔。竹碳纤维是以超细竹炭粉为主要原料而制作的功能涂层,其内部的为微多孔结构,透气性极好,具有释放负离子,发射远红外,抗菌、吸附功能,与人体肌肤接触还具有改善人体微循环系统、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
上述微孔的直径在0.1-0.4μm的范围内均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信织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三信织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48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