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吸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03746.0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0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靖莉;李学美;魏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靖莉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吸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负压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实践中,一些病人呼吸道会有大量分泌物或误吸物,使呼吸道阻塞而导致窒息死亡。为此需要将这些分泌物或误吸物清除,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死亡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现有的清除方式主要是通过负压吸引器、一次性负压吸引连接管和一次性吸痰管将分泌物或误吸物吸到集痰瓶中。但是,集痰瓶不是每次吸引结束即刻倾倒,而且期间始终和吸引连接管连接在一起,极易造成整个吸引装置污染;病室内病人周围空间有限,集痰瓶安放需要占用一定空间,既不美观也不雅观。每次用吸痰管吸引后,吸引物直接流进大集痰瓶,不利于观察记录每次吸引的量与颜色和性质,因而不利于根据吸引物及时判断病人病情,甚至会延误抢救时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连接、易于观察和避免出现交叉感染的负压吸痰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痰装置,包括负压接口、与负压接口相连的螺旋状的负压吸引连接管和由透明塑料制成的双室集痰盒,所述双室集痰盒的一个室连接有吸痰连接管,另外一个室连接有吸痰管,所述吸痰连接管与负压吸引连接管相连,所述双室集痰盒的两个室之间连接有通气管,所述吸痰管末端为弧形盲端,前端有两个侧孔。
为了方便观察每次的吸痰量,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痰装置,所述双室集痰盒的两个室均设有容量刻度。
为了方便连接负压吸引连接管和控制负压的压力大小,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痰装置,所述吸痰连接管上设有负压调节器,所述负压调节器上设有气孔,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的末端设有弹簧扣,所述负压调节器插入于弹簧扣中。
为了便于观察负压数值,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痰装置,所述负压接口上设有负压表。
为了能更好的吸痰,又能减少对呼吸道粘膜的损伤,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痰装置,所述吸痰管的末端为弧形盲端并设有两个侧孔。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2)吸痰管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3)负压吸引连接管为螺旋状,可调节长短,避免负压吸引连接管过短导致操作不便,或负压吸引连接管过长拖地而造成污染及不美观;(4)负压吸引连接管上设有弹簧扣,方便连接负压调节器和吸痰连接管,而且能随时阻断负压,具有防逆流、防污染、防反复开闭开关导致负压表损坏的功能,同时吸痰连接管上设有负压调节器,负压调节器上设有气孔,用手指堵住气孔,即可正常吸痰,拿开手指,吸痰连接管通过气孔与外界的大气压连通,则停止吸痰,用手指堵住气孔的一部分,则会降低吸痰压力,使用起来非常方便;(5)双室集痰盒由透明塑料制成并且设有容量刻度,便于查看每次吸痰的量及颜色性质;(6)设有双室集痰盒,连接吸痰管的室吸满后,痰液会进入另一室中,从而避免痰液进入负压设备中而损坏机器;(7)双室集痰盒与现有的集痰瓶相比,体积小,既节约空间,又美观,且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了交叉感染及消毒导致的工作量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负压表,2、负压接口,3、负压吸引连接管,4、弹簧扣,
5、负压调节器,6、吸痰连接管,7、双室集痰盒,8、容量刻度,
9、吸痰管,10、侧孔,11、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痰装置,包括负压接口2、与负压接口2相连的螺旋状的负压吸引连接管3和由透明塑料制成的双室集痰盒7,所述双室集痰盒7的一个室连接有吸痰连接管6,另外一个室连接有吸痰管9,所述吸痰连接管6与负压吸引连接管3相连,所述双室集痰盒7的两个室之间连接有通气管11;所述双室集痰盒7的两个室均设有容量刻度8;所述吸痰连接管6上设有负压调节器5,所述负压调节器5上设有气孔,所述负压吸引连接管3的末端设有弹簧扣4,所述负压调节器5插入于弹簧扣4中;所述负压接口2上设有负压表1;吸痰管9的末端为弧形盲端并设有两个侧孔10。
本实用新型的负压吸痰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负压吸引连接管3,吸痰管9及双室集痰盒7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
负压吸引连接管3为螺旋状,可调节长短,避免负压吸引连接管3过短导致操作不便,或负压吸引连接管3过长拖地而造成污染及不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靖莉,未经靖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037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凸状体的牙菌斑收集工具
- 下一篇:普通机械压力机湿式离合器通用试验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