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吸收胃肠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5577.0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沈锡中;陈妍洁;吴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F2/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曹翠娟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 胃肠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抗吸收胃肠支架,其能减少食物在小肠上段被吸收,具有减肥效果。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肥胖人群的比例日益增加。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15岁以上成年人群中身体超重人数的比例为38.5%。在美国,15岁以上成年人群中身体超重者所占的比例是74%。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脂肪肝、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等十几种肥胖并发症成为了威胁现代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元凶。虽然引起肥胖的生理和精神因素十分复杂,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过量的摄入和吸收。因此,节食、减肥茶、甚至通过手术来达到减少摄入和吸收成了主要的减肥方式。
近年来,国外出现了一种在小肠内放置膜性结构以阻止食物在小肠内被吸收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该方法是通过胃镜,在十二指肠球部放置充气球囊,随着充气球囊在肠内下移将膜性管道放置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模型管道在十二指肠球部端有含倒刺的支架撑起,倒刺有利于膜性管道的固定。随后鼓气使膜性结构贴附于小肠壁上。这个装置通过隔绝食物与消化液、肠壁接触,达到减少消化吸收的作用。与传统的节食、药物减肥和手术相比,这种装置更为安全有效,并且是无创可逆的,临床试验也证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该装置在十二指肠球部用含倒刺的刚性支架撑起,阻碍了十二指肠的蠕动,从而引起明显的临床不适感。另外,倒刺也易引起十二指肠粘膜的损伤和出血。在临床试验过程中,约50%的病人因为十二指肠球部粘膜的大量出血和不能忍受的疼痛而重新取出该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胃和十二指肠压迫小、不损伤粘膜组织、减肥效果明显、易置入和回收的抗吸收胃肠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吸收胃肠支架,包括环状架体、网状架体和筒状膜,所述环状架体的软环体上设有钛夹,所述筒状膜的进口端固定在环状架体上而使筒状膜进口一直处于张开状态,所述的网状架体设于筒状膜内部并将外面的筒状膜撑起。
所述的网状架体的外表面粘附在筒状膜内表面上,使得网状架体不能在筒状膜内自由地挪动。
所述的网状架体为圆筒状,由钛合金金属丝制成,在网状架体的外面设有外覆层,网状架体的两端口均设有软边。
所述的钛夹设有4~7个。
所述的筒状膜的长度为60厘米。
所述的筒状膜为聚氟乙烯筒状膜。
所述的网状架体具有可收缩性,其周径能随十二指肠收缩而发生改变。
所述的网状架体在未收缩的状态下其高度为1厘米。
所述的环状架体的软环体为聚氟乙烯环。
本实用新型抗吸收胃肠支架的作用原理:将环状架体置于胃窦部,在钛夹和软环体自身硬度的作用下使得筒状膜的进口端贴合在胃窦壁,胃部下来的食物直接进入筒状膜,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部分不与胆汁和胰液接触,因此得不到充分的消化。由于幽门处狭窄,环状架体无法穿过幽门进而拉住筒状膜防止其完全进入十二指肠。网状架体放置于十二指肠球部,其周径略小于十二指肠球部,具有固定筒状膜防止其反入胃部的作用,另外还能牵拉环状架体减少其移动,避免环状架体进入胃体。食物在进入筒状膜后无法与小肠壁接触,因此在小肠上段无法被吸收,降低了食物的吸收水平。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抗吸收胃肠支架能够阻止食物与消化液的结合,降低对食物的消化水平;
2、该支架能够阻止食物与部分小肠壁的接触,降低食物的吸收水平;
3、支架无倒刺和暴露的刚性部分,对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的压迫和损伤较小;
4、整个支架装置的置入及回收方便,且支架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抗吸收胃肠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抗吸收胃肠支架的环状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抗吸收胃肠支架的网状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抗吸收胃肠支架置入胃肠相应部位后的示意图。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环状架体 11.软环体
12.钛夹 2.网状架体
21.金属丝 22.软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5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