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湿法旋风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3881.1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5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姜源;熊辉;黄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南昌洪达专利事务所 36111 | 代理人: | 刘凌峰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法 旋风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除尘器,尤其涉及一种湿法旋风除尘器。
背景技术
当前众多工业部门对煤炭资源的广泛与大量的利用,排放的烟气量大,而且含有大量SO2等有害气体,单一的除尘方式在此只能束手无策。利用现在广泛使用且高效的旋风除尘器可以满足大量烟气处理的需要,而湿法除尘又能处理高温与含水溶性有害气体的烟气。将两者巧妙的结合起来则能大大提高除尘效率,同时减少除尘经费,避免烟气的多阶段处理过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湿法旋风除尘器,它具有除尘效果高和结构紧凑轻巧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流量可控式喷头、中心立柱、出气口、螺旋导流板、进气口、排污管道和壳体, 其特征在于壳体为柱状的中空结构,壳体内设有螺旋导流板,螺旋导流板连接在中心立柱上,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流量可控式喷头和排污管道,壳体的侧壁紧靠流量可控式喷头的一端设有出气口,壳体的侧壁紧靠排污管道的一端设有进气口。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除尘效率上通过多级除尘,有效提高锅炉除尘效率,除尘率达98%以上,且处理烟气量大,对高温气体及气态污染物都有很好的处理效果;在经济指标上立式设计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方便搬迁,含尘污水可做回收利用,建设投资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俯视图。
在图中,1、流量可控式喷头 2、中心立柱 3、出气口 4、螺旋导流板 5、进气口 6、排污管道 7、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它包括流量可控式喷头1、中心立柱2、出气口3、螺旋导流板4、进气口5、排污管道6和壳体7, 其结构特点是壳体7为柱状的中空结构,壳体7内设有螺旋导流板4,螺旋导流板4连接在中心立柱2上,壳体7的两端分别设有流量可控式喷头1和排污管道6,壳体7的侧壁紧靠流量可控式喷头1的一端设有出气口3,壳体7的侧壁紧靠排污管道6的一端设有进气口5;在使用时,含尘气体通过出气口3以螺旋切向进入壳体7内,气体在螺旋导流板4的作用下旋转上升,尘粒在离心力作用下移向外壁,达到尘粒的初步分离,壳体7一端上的流量可控式喷头1洒下的水形成水膜,利用水滴与颗粒的惯性碰撞及其他作用捕集颗粒,同时洗脱烟气中例如SO2一类的气态污染物。另一方面,水顺着螺旋导流板4不断流下,将尘粒洗脱下来,抵达壳体7另一端,从排污管道6排入水槽予以集中处理与废水的回收利用,净化后的气体从出气口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3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CB板孔内除尘高压风枪喷管
- 下一篇:鱼缸增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