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动分合闸防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3815.4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0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瑄;曾庆才;刘前术;赵明;肖荣;魏光国;李兰;叶冬;蒋毅;何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10 | 分类号: | H01H71/10;H01H71/5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玉秋;郝鹏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动 合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适用于断路器手动分合闸操作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动分合闸防误装置。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关合、在规定的时间内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包括短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断路器为了防止操作失误,一般设置有用于手动分合闸的分闸拉环和分闸拉环,当操作人员使用工具向下拉动分闸拉环和合闸拉环对断路器进行分闸和合闸操作时,经常会由于用力过大导致断路器被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动分合闸防误装置,可以解决用力过大导致断路器被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动分合闸防误装置,所述手动分合闸防误装置适用于断路器,所述手动分合闸防误装置包括分闸拉环、合闸拉环,所述分闸拉环连接分闸缓冲板,所述合闸拉环连接有合闸缓冲板,所述分闸缓冲板和所述合闸缓冲板通过转动轴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断路器的极数为单级或者三极或者四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闸拉环和所述合闸拉环的直径相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闸缓冲板与所述合闸缓冲板的长度相等。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于断路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闸缓冲板上标记有方向朝下的箭头,用于提示向下拉动进行手动分闸。
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合闸缓冲板上标记有方向朝下的箭头,用于提示向下拉动进行手动分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在本申请中,公开一种手动分合闸防误装置,当操作人员使用工具用力向下拉动分闸拉环和合闸拉环对断路器进行分闸和合闸操作时,分闸缓冲板和合闸缓冲板本身的刚性能够保证断路器正常分合闸所需的力,当用户向下拉力过大时,分闸缓冲板和合闸缓冲板产生自然弯曲作用,确保分合闸连接件不会因用力过大而损坏。分合闸完毕后,缓冲板靠自身的弹力回复初始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合闸拉环;2、合闸缓冲板;3、分闸缓冲板;4、分闸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手动分合闸防误装置,所述手动分合闸防误装置适用于断路器,所述断路器的极数为单级或者三极或者四级,三级最为常见,如图中的A、B、C各表示一个极,所述手动分合闸防误装置包括分闸拉环4、合闸拉环1,所述分闸拉环4连接分闸缓冲板3,所述合闸拉环1连接有合闸缓冲板2,所述分闸缓冲板3和所述合闸缓冲板2通过转动轴连接在一起。
所述分闸拉环4和所述合闸拉环1的直径相等,所述分闸缓冲板3与所述合闸缓冲板2的长度相等。所述转动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于断路器。所述分闸缓冲板3上标记有方向朝下的箭头,用于提示向下拉动进行手动分闸;所述合闸缓冲板2上标记有方向朝下的箭头,用于提示向下拉动进行手动分闸。
当操作人员使用工具用力向下拉动分闸拉环4和合闸拉环1对断路器进行分闸和合闸操作时,分闸缓冲板3和合闸缓冲板2本身的刚性能够保证断路器正常分合闸所需的力,当用户向下拉力过大时,分闸缓冲板3和合闸缓冲板2产生自然弯曲作用,确保分合闸连接件不会因用力过大而损坏。分合闸完毕后,缓冲板靠自身的弹力回复初始状态。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星电力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38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对称过压防护器件
- 下一篇:一种断路器线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