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酸汽旋风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3790.8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4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邸志涛;徐泽宾;赵磊;杨文迪;于秀芳;韩永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4C5/00 | 分类号: | B04C5/00;B04C5/103;B04C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泽伟 |
地址: | 61706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风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器,尤其是一种酸汽旋风分离器。
背景技术
真空碳酸盐脱硫富液解吸所需的热量由一台蒸汽再沸器提供,其余的热量由循环热水提供,循环热水是在初冷器和脱硫单元之间循环使用。再生后的贫液经贫富液换热和贫液冷却器冷却后,由进入脱硫塔中段顶部循环使用。再生塔顶出来的酸性气体进冷凝冷却器,经分离器除去冷凝液后,经真空泵将酸性气体送至WSA制酸工序。
在真空泵出口设置有旋风分离器一台,在真空泵的工作过程中,用于对酸性气体气液分离器,分离水排入地下槽,造成真空泵补水增加,这就需要持续为真空泵补充软水,造成耗水量增大,浪费了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真空泵用水的酸汽旋风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酸汽旋风分离器,包括分离器主体、进气管、液体管和气体管,所述液体管连接在所述分离器主体的底部,所述气体管安装在所述分离器的顶部,所述分离器主体为旋转体状,所述进气管沿分离器主体的外壳切线连接在所述分离器上,还包括真空泵连接管,所述真空泵连接管连接在所述液体管上。
进一步的是,所述分离器主体的内壁设置有一层橡胶树脂层。
进一步的是,所述分离器主体分为上下两部,其上部为圆柱状,其下部为圆锥状。
进一步的是,所述气体管安装在所述分离器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分离器主体的上部与下部结合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分离器主体的底部增加了真空泵连接管,因此分离器分离出的水就可以回收给真空泵使用,避免额外为真空泵补水,避免了水资源浪费。分离器主体的内壁可以设置一层橡胶树脂层,从而减轻在使用时酸汽对分离器主体内壁的腐蚀,延长分离器使用寿命。气体管延伸至分离器的上部和下部的结合处,可以避免酸汽中的水分未被彻底分离就从气体管排出,增加了分离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分离器主体1、进气管2、液体管3、气体管4、真空泵连接管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分离器主体1、进气管2、液体管3和气体管4,所述液体管3连接在所述分离器主体1的底部,所述气体管4安装在所述分离器的顶部,所述分离器主体1为旋转体状,所述进气管2沿分离器主体1的外壳切线连接在所述分离器上,还包括真空泵连接管5,所述真空泵连接管5连接在所述液体管3上。真空泵连接管5和液体管3上均设置有阀门,以此控制真空泵连接管5分得的液体量。在使用时,酸汽从进气管2进入到分离器主体1中,由于酸汽本身具有一定的速度,其就会沿着分离器主体1的内壁旋转运动,利用气体和液体比重不同的特性,使得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入底部,气体则从气体管4中排出。分离出的液体可根据需要量,分一部分流入到真空泵连接管5中,从而为真空泵所利用,这样就减少了真空泵的用水量,使得本来废弃的水得以重新利用,节约了水资源。
为了增加分离器主体1的内腐蚀程度,所述分离器主体1的内壁设置有一层橡胶树脂层。橡胶树脂层采用耐酸的橡胶树脂制成,这样就避免了分离器主体1内壁被酸汽腐蚀,增加了其使用寿命。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分离器主体1分为上下两部,其上部为圆柱状,其下部为圆锥状。下部的呈圆锥形可以使液体迅速填满底部,避免气体从底部溢出。气体管4安装在所述分离器的顶部并延伸至所述分离器主体1的上部与下部结合处。可以避免酸汽中的水分未被彻底分离就从气体管排出,增加了分离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37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译库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电子设备的框体及电子设备的框体用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