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风道LED射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1730.2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6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莫忠堂;吴俊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捷莱照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29/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道 led 射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多个散热风道的LED射灯。
背景技术
与照明灯相比,LED灯不仅具有色度好、维护容易、寿命长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其比照明灯更加节能。随着LED灯的应用普及,对LED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在LED灯的使用寿命和维护方面,LED灯的使用寿命在一定条件下主要取决于LED灯的环境温度,其对通风散热要求更高。因此,为了获得更好的散热效果,在灯体上使用各种散热材料和结构。公告号为CN20291520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LED射灯,包括依次安装的压盖、散热器、灯罩和灯头,在压盖和散热器之间设置有LED透镜、LED光源和铝基板,在散热器和灯罩之间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安装有电源驱动器,在散热器正面设有涡轮状散热槽,在散热器背面设有旋风状的散热风道;在灯罩内散热器和电路板之间设置有与电路板连接的风扇,灯具工作时可将灯具内部的热量从散热槽吹出灯体。专利号为US6181054O的美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整体反光板的灯泡(Lamp bulb with integral reflector),该专利的技术方案中采用陶瓷作为散热外壳并通过在外壳上设置鳍片增加散热面积。
为了提高射灯的亮度,需要利用有限的灯头面积,尽可能多地增加LED芯片。但功率的提高往往也增加了发热量,而增大散热通道又增加了灯具体的体积,使灯具的造型受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风道LED射灯,其通过在灯体的壳体上形成多级进风口,使灯具在有效利用灯头上有限面积,提高射灯的功率的同时,提高灯具的散热效果,并且不增加灯体的横向面积。从而使灯具具有更优的造型选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风道LED射灯,包括灯体、固定座和连接在灯体与固定座之间的调节架;所述灯体包括铝基板、与铝基板贴合连接的散热体和设置于散热体后方的散热风扇;所述灯体还包括主架体、围合连接在主架体外的壳体;在所述壳体的前端上设有通风孔,在所述壳体的后端上设有通风口,在所述壳体前后端之间的径向上至少设有一道后环隙;所述后环隙与所述壳体内腔连通。通过在壳体中段的径向上设有一后环隙,增加了壳体的通风面积,形成二股通风气流,加快了壳体内的热量散发,有效提高了LED射灯的功率和使用寿命。
为了方便壳体的制作和安装,便于后环隙的形成;所述壳体包括连接于所述主架体上的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后环隙定位于所述前壳体与后壳体的连接处。
具体地,所述主架体至少包括二个向后延伸的固定臂;所述固定臂呈周向均布;所述后壳体通过后壳体的前部固定在所述固定臂上;所述前壳体的后端上设有一缩口并套设在所述后壳体前端中的唇部;所述后环隙定位于所述唇部与后壳体内壁之间。该结构的主架体使后壳体具有一个稳固的连接,并形成一迷宫式的后环隙,防止直接曝露,造成昆虫等异物的进入。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灯具的散热效果,所述前壳体包括连接在所述主架体前端的固定环和连接在所述主架体前部的罩壳;所述罩壳为陶瓷材料。
并具体地,所述罩壳包括设置于前端呈缩口的隔肩;在所述主架体前部外周上设有呈周向均布的弹片槽,弹片槽中设有弹片;所述弹片的开口指向前方。通过弹片更加方便陶瓷材料零件的安装。并进一步地,所述主架体还至少设有二个向后向外弯曲延伸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呈周向均布,支撑臂的末端与所述罩壳的内壁作接触连接。通过支撑臂的设置,提高罩壳的连接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壳体上的后环隙,增加了壳体的通风面积和散热风道,加速了散热气流的流动,有效提高了灯具的散热效果,从而减少了灯体前端通风孔占用空间,通过增加LED芯片的数量提高了灯具的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中灯体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灯体的轴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灯体的另一个角度轴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架体与铝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架体与铝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捷莱照明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捷莱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17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