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90127.2 | 申请日: | 2013-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5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玉辉;赵峰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驰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82 | 分类号: | F16C33/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18***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密封圈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效果好的轴承密封圈。
(二)背景技术
轴承密封圈是轴承内的主要密封零件,不仅将润滑脂保存在轴承内,同时又防止外来脏物进入轴承内,可有效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随着发展,用户对轴承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轴承具有高精度、长寿命,而且还要求轴承具有低振动、低噪音,温升、漏脂、防尘各项性能指标良好;特别是近年来,随着超高速电动工具(30000r/min以上)的开发和应用,在一些配套主机上,往往是因为轴承密封圈的各项性能不达标,导致轴承温升过高、轴承漏脂、外界灰尘和水进入轴承内部等轴承的提前失效现象。而传统的密封圈还存在以下缺点:
1、在高转速(30000r/min以上)的工况下,防尘、防水等性能达不到要求;
2、为了追求防尘、防水性能,刻意加大密封圈和轴承防尘槽的过盈量,导致摩擦力矩增大,轴承温升过高,还会加速密封圈密封唇的磨损;
3、大多数密封圈采用三唇密封,结构复杂,加大了密封圈的制造难度,且对轴承密封槽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所以对传统的密封圈进行结构优化设计,提高密封圈的防尘、防水性能、降低密封圈的摩擦力矩就势在必行。
(三)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效果好的轴承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密封圈,包括骨架、以及包覆在所述骨架周围的密封圈体,所述密封圈体包括包覆在所述骨架上的本体、以及设于该本体两端的外唇和内唇,所述外唇的一侧边上设有一迎向轴承外圈的斜面,所述内唇向下延伸有一向外倾斜凸出并与轴承内圈相接触的接触唇和一与轴承内圈不接触的非接触唇,该非接触唇与所述接触唇之间形成有缓冲槽。
进一步,所述接触唇的中心线与所述密封圈体的轴线的夹角为45~85°,作为优先,所述接触唇的中心线与所述密封圈体的轴线的夹角为75°,接触压力小,摩擦力矩小和温升低,可与轴承内圈的密封槽的侧壁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从而保证了良好的防尘和防水效果。
进一步,所述外唇的另一侧边上设有一凹槽,在安装时具有调节作用,若轴承外圈与外唇之间的过盈量较大时,凹槽被压缩,外唇可向凹槽方向移动,从而便于安装;同时,凹槽还可以消除在装配时用力过大,可能出现密封圈变形、及出现不同心等弊病,使密封处于稳定状态。
进一步,所述骨架为L型骨架,从而使密封圈不易变形,方便密封圈的安装,更好的保证密封圈的装配定位,保证密封效果,能够很好的满足润滑系统的润滑介质不外泄或渗漏,从而提高了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及寿命,满足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外唇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过盈配合,靠轴向和径向压缩及弯曲弹性变形的弹力来定位,定位牢固可靠,内唇的接触唇紧贴轴承内圈的密封槽的底部,依靠接触唇弯曲变形产生的弹力进行接触密封,以达到防水、防尘的效果,内唇的非接触唇不与轴承内圈相接触并位于接触唇的外侧,且非接触唇与接触唇之间形成有缓冲槽,改善了内唇的结构,使内唇根部变软,增加内唇的柔韧性和弹性,同时减小了内唇承受的内部压力,可以有效防止油脂外泄。由于外唇的一侧边上设有斜面,该斜面不仅具有导向作用,从而便于外唇安装到轴承外圈的密封槽内,而且提高了密封圈的刚度和保证了密封槽的密封性,还能减少外唇与轴承外圈的密封槽的接触面积,减少摩擦力矩,减少外唇的磨损、降低温升,延长使用寿命;由于接触唇倾斜设置,从而使得内唇与轴承内圈的密封槽之间的接触压力小,摩擦力矩和温升较低,并且内唇上的缓冲槽还起到压力缓冲作用,且密封曲路较长,具有动压效果,同时内唇磨损后可以弹回,具有“磨损补偿”的功能,因此接触唇与轴承内圈的密封槽始终保持良好的接触,从而保证了密封圈良好的防尘、防水、摩擦力矩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上述结构,不仅提高了密封圈的防尘、防水、防止油脂外泄性能,而且降低了密封圈摩擦力矩,延长了使用寿命;同时,简化了密封圈结构,使密封圈加工工艺更加简单,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到轴承上的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驰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环驰轴承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901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预热器的新型铸造轴承箱
- 下一篇:一种壁纸上浆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