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6727.1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9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梁名田;陆仕颖;陈广旭;吴柳宁;刘继成;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2/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墙体 墙面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辅助用具,具体地,涉及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首先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浇筑多采用木板进行浇筑,而木板浇筑的混凝土,其表面的平整度低。其次施工过程中,在抹灰前,混凝土与砌体墙面形成的结构,其墙面间很容易出现开裂现象,该种开裂形成的裂缝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由荷载引起的裂缝;第二类是由变形因素(非荷载)引起的裂缝,如由材料收缩、温度变化、混凝土碳化(钢筋锈蚀膨胀)以及由地基不平均沉降等原因引起的裂缝,很多裂缝往往是由集中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调查表明,工程实践中结构的裂缝属于变形因素为主引起的约占80%,属于荷载因素为主引起的约占20%。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结构,该结构可以有效避免在抹灰前,混凝土与砌体连接处的开裂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结构,包括一混凝土墙体与一砌体墙面,所述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相互连接,所述混凝土墙体与所述砌体墙面连接的端部内缩形成一连接端,且所述砌体墙面的厚度与所述连接端的厚度相同,所述砌体墙面贴合于所述连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的侧部均设置有钢丝网片,所述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的侧部钢丝网片上覆盖有抹灰层,所述抹灰层的平整度、垂直度与混凝土墙体墙面在同一个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连接端呈“凸”字形。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位置设置钢丝网片或纤维网片,利用腻子与墙体的粘接力来压着钢丝网片或纤维网片,既保证了墙体的平整度也防止了在抹灰前,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处的开裂现象。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结构采用铝合金模板代替传统的木模板,浇筑出的混凝土感观质量、平整度、垂直度均达到不抹灰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未抹灰时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抹灰时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间连接结构中采用纤维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结构作详细说明。
首先,请参看图1所示,混凝土通过铝合金模板浇筑形成混凝土墙体1,铝合金模板采用凸字形,使钢丝网片能够很好的贴在混凝土墙体1上,也使钢丝网片能很好的在不同材料连接处发挥作用。采用铝合金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墙体表面在抹灰前即可达到抹灰时的平整度。
本实施例的混凝土墙体与砌体墙面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墙体1和砌体墙面2,混凝土墙体1与砌体墙面2间设置一钢丝网片3,混凝土墙体1与砌体墙面2连接的侧部设置钢丝网片3。钢丝网片4设置于砌体墙面3与混凝土墙体2的侧部连接位置处,且保证期高度与混凝土墙体1上表面在同一平面。配合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布设钢丝网片4的同时即开始抹灰程序,抹灰后形成抹灰层4,抹灰层4的平整度、垂直度与混凝土墙体1墙面在同一个平面。该连接结构可避免混凝土墙体1与砌体墙面2连接处在不抹灰的情况下出现裂缝的现象。
请参看图3所示,纤维网片6设置于混凝土浇筑的梁7与砌体墙面5的连接位置,其中图示中的网状结构即为纤维网片6,具体施工如下述:
将墙端部的铝合金模板1稍加工,墙端部两边第一块铝合金模板向内缩20mm,宽度控制在150mm左右,宽度的控制能够贴钢丝网片即可,但向内收缩时一定要按直角收缩。砌体墙面2砌筑时按混凝土墙体1端部收缩20mm的标准来控制砌体的厚度,端部仍要植筋。待砌体墙面2砌筑完成后抹灰前用钢丝网片3贴在混凝土墙体1与砌体墙面2连接处,每边150mm。钢丝网片3贴好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抹灰,抹灰时的厚度及平整度、垂直度按混凝土墙体1的标准来控制,抹灰的最终平整度、垂直度应与混凝土墙体2的墙面是在同一个平面。
混凝土浇筑的梁7与砌体墙面5的连接处的处理,待抹灰完成后刮腻子前将纤维网片6均匀的粘贴在混凝土浇筑的梁7与砌体墙面5连接处,再将腻子刮在纤维网片6上,等待腻子完全硬化后就可以大面积的展开腻子施工。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及特点,其目的在使熟习此项技艺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当不能以它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作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67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音保温墙
- 下一篇:用于铰接管架柱脚处的单向可限位铰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