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隐蔽式扶手的硅胶汽车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82786.1 | 申请日: | 2013-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49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川;任政;周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蓝天实业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46 | 分类号: | B60N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隐蔽 扶手 硅胶 汽车座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其是一种带隐蔽式扶手的硅胶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汽车座椅的扶手暴露在靠背的旁边,使得狭窄的车内环境显得更加拥挤;另外,普通汽车座椅的坐垫以及靠背内层采用的是一般塑胶制品填充,这种塑胶制品存在着有毒、不可降解、易变黄、柔韧性差和易燃等缺点,在人们的使用期间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汽车座椅占用汽车内部空间大以及座椅所使用的材料存在的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隐蔽式扶手的硅胶汽车座椅,不仅能有效收缩座椅扶手,腾出更多车内空间,还利用硅胶的优良特性,给使用者带来全新的乘坐享受。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隐蔽式扶手的硅胶汽车座椅,包括靠枕、靠枕硅胶层、靠背、靠背硅胶层、隐蔽式扶手装置、坐垫、坐垫硅胶层,隐蔽式扶手装置设置在靠背两侧,靠枕硅胶层设置在靠枕内部,靠背硅胶层设置在靠背内部,坐垫硅胶层设置在坐垫内部。
作为优选,隐蔽式扶手装置包括扶手、两节伸缩杆、闭合挡板、弹簧、扶手槽和卡槽;扶手通过两节伸缩杆设置在靠背的扶手槽内,闭合挡板通过弹簧设置在扶手槽内,通过卡槽向外拉动扶手时,两节伸缩杆向外伸出,向下扳动扶手,将扶手从竖直状态变成水平状态,实现扶手由收缩状态变成使用状态的功能。
作为优选,弹簧推动闭合挡板运动,闭合挡板遮住扶手槽的槽口,保证扶手整体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将硅胶运用到汽车坐垫和靠背上,避免乘坐者长时间坐在上面产生发烫的感觉,降低车内空间的温度,给乘坐者带来更舒适的乘坐感受;另一方面,对座椅扶手的改良是将其变成可伸缩的扶手,可隐蔽在座椅靠背两旁内,节约更多的车内空间,给乘坐者带来更加宽敞的乘坐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未使用状态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隐蔽式扶手展开状态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隐蔽式扶手收拢状态的正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隐蔽式扶手弹出状态的正视图。
图中1为靠枕、2为靠枕硅胶层、3为靠背、4为靠背硅胶层、5为扶手装置、6为坐垫、7为坐垫硅胶层、8为扶手、9为两节伸缩杆、10为闭合挡板、11为弹簧、12为扶手槽、13为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靠枕(1)、靠枕硅胶层(2)、靠背(3)、靠背硅胶层(4)、隐蔽式扶手装置(5)、坐垫(6)、坐垫硅胶层(7)。
隐蔽式扶手装置(5)设置在靠背(3)两侧,靠枕硅胶层(2)设置在靠枕(1)内部,靠背硅胶层(4)设置在靠背(3)内部,坐垫硅胶层(7)设置在坐垫(6)内部,隐蔽式扶手装置(5)包括扶手(8)、两节伸缩杆(9)、闭合挡板(10)、弹簧(11)、扶手槽(12)和卡槽(13),扶手(8)通过两节伸缩杆(9)设置在靠背(3)的扶手槽(12)内,闭合挡板(10)通过弹簧(11)设置在扶手槽(12)内。
通过卡槽(13)向外拉动扶手(8)时,两节伸缩杆(9)向外伸出,向下扳动扶手(8),将扶手(8)从竖直状态变成水平状态,实现扶手(8)由收缩状态变成使用状态的功能。
弹簧(11)推动闭合挡板(10)运动,闭合挡板(10)遮住扶手槽(12)的槽口,保证扶手整体的美观。
实施例:使用扶手(8)时,通过卡槽(13)向外拉动扶手(8),同时按动扶手(8),扶手脱离卡槽(13)的固定,从扶手槽(12)弹出,然后将扶手(8)向下旋转,由垂直状态变成水平状态即可使用;隐藏扶手(8)时,将扶手(8)向上旋转回垂直状态,摁进扶手槽(12)中。
靠枕硅胶层(2)、靠背硅胶层(4)和坐垫硅胶层(7)设置在皮面表层下,由于硅胶的独特性能使人们坐在上面感觉舒适、凉爽,配合乘坐者的需要,收放扶手(8),本实用新型将给乘坐者一种全新的乘车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蓝天实业总公司,未经成都蓝天实业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827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