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向龙骨嵌扣式可拼装防裂防渗永久性模板的制作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6927.0 | 申请日: | 2013-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6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庆华;黄博滔;徐世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B28B7/26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龙骨 嵌扣式可 拼装 防渗 永久性 模板 制作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建筑模板的制作模具,可以制作双向龙骨嵌扣式可拼装防裂防渗永久性模板,制成的模板是主要用于水工结构、港海结构、桥涵隧洞等的高耐久永久性模板,在浇筑阶段作为模板使用,浇筑成型后兼做结构的防护板和外保护层。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建筑领域中,水工结构、港海结构、桥涵隧洞等建筑结构通常使用木模板、钢模板等模板,存在消耗量大、拆装不便、周转费用高、利用率低等不利因素。传统情况下的结构中普通混凝土表面自然裸露,耐久性较低。与此同时,以抗裂作为控制条件进行设计是水工结构等有别于其他类型建筑结构的重要特征,普通混凝土易开裂问题不仅会影响水工结构等的正常工作也会影响其耐久性和使用寿命,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结构的安全运行。以上几点一直以来是水工结构、港海结构、桥涵隧洞等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较难解决的问题。利用可拼装防裂防渗永久性模板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但可拼装防裂防渗永久性模板的制造模具还未见报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向龙骨嵌扣式可拼装防裂防渗永久性模板的制作模具,以便于其工厂预制,大量生产,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它由矩形面板的第一制作模具、第二连接件的第二制作模具、第三连接件的第三制作模具和第四连接件的第四制作模具组成;
第一制作模具上部开口,四周有围成矩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所围成的矩形部分的高度低于第一凹槽的外侧边壁,矩形部分分布有凸起的棱条,第一制作模具的内部模腔形状为所述矩形面板的形状;
第二制作模具上部开口,其具有相交成十字型的四臂、四臂中有沿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两条一字凸棱相交构成的十字凸棱,十字凸棱的棱宽与第一凹槽宽度的2倍一致,第二制作模具在十字凸棱两侧有第二凹槽,十字凸棱的高度低于第二凹槽的外侧边壁,第二制作模具的内部模腔形状为第二连接件的形状;
所述第三制作模具的形状与第二制作模具相同并还具有隔板,所述隔板处在组成第三制作模具十字凸棱的其中一个一字棱的上方的中部,将第三制作模具的内部模腔分成两个第三模腔,第三模腔为第三连接件的形状;
所述第四制作模具的形状与第二制作模具相同并还具有正交隔板,所述正交隔板处在第四制作模具十字凸棱的上方的中部,将第四制作模具的内部模腔分成四个第四模腔,第四模腔为第四连接件的形状;
所述第二制作模具、第三制作模具、第四制作模具的开口处被配设有若干棱条。
由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简单有效地制得双向龙骨嵌扣式可拼装防裂防渗永久性模板,从而有效改善水工结构等的模板利用问题和耐久性问题,此外,模具可以重复利用,具有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制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第一制作模具的俯视图。
图1(c)是图1(b)A-A的剖视图。
图1(d)是图1(b)B-B的剖视图。
图2(a)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制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b)是第二制作模具的正视图。
图2(c)是第二制作模具的俯视图。
图2(d)是图2(c)C-C的剖视图。
图2(e)是图2(c)D-D的剖视图。
图2(f)是图2(c)E-E的剖视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制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第三制作模具的俯视图。
图4(a)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制作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第四制作模具的俯视图。
图5是矩形面板和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组合连接成的双向龙骨嵌扣式可拼装防裂防渗永久性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中的第三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5中的第四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双向龙骨嵌扣式可拼装防裂防渗永久性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实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任何限定。
本实用新型由矩形面板I的第一制作模具1、第二连接件II的第二制作模具2、第三连接件III的第三制作模具3和第四连接件IV的第四制作模具4组成;
第一制作模具1上部开口,四周有围成矩形的第一凹槽10,第一凹槽所围成的矩形部分12的高度低于第一凹槽的外侧边壁13,矩形部分分布有凸起的棱条11,第一制作模具1的内部模腔形状为所述矩形面板I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6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