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色纺喷彩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6912.4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0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吴爱儿;刘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李晶 |
地址: | 31504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纺喷彩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色纺喷彩纱。
背景技术
色纺纱“先染色、后纺纱”的新工艺,缩短了后道加工企业的生产流程,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同时,作为流行服装面料和装饰面料的主要原料,能实现白坯纱染色所不能达到的朦胧、质感和立体效果,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色差,因此颜色时尚、能够小批量多品种灵活生产的色纺纱,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中、高档服饰产品中,受到市场的青睐。然而时尚、流行的发展与更新,需要色纺纱也与时俱进。常规的色纺纱虽有以上的优点,但也存在结构简单、风格和花式较少等不足,已无法满足市场的多样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纺喷彩纱,旨在解决现有的色纺纱风格和花式较少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色纺喷彩纱,包括须条和主体纱,所述须条不完全地包缠在所述主体纱外。
所述主体纱由至少2根纤维束构成,所述须条在构成主体纱的纤维束间穿行并间隔地包缠在主体纱外。
所述须条还对主体纱中的1根或者多根纤维束形成包缠。
所述须条为具有一定捻度的纤维束,所述构成主体纱的纤维束为具有较高捻度的连续纤维束。
所述所述须条在包缠处的包覆率为50%~60%,非包缠处包覆率为0。
本实用新型的突出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整须条包缠的规则、主体纱的构成或者须条和主体纱的颜色等即可变换出非常多的风格和花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色纺喷彩纱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色纺喷彩纱包括须条和主体纱,其中,所述须条按照一定规则不完全(间隔地)包缠在所述主体纱外,从而通过调配须条包缠的间隔密度、规则,以及须条和主体纱的材质、长度、细度、颜色等,就可以变换出多种风格和花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须条和主体纱最好都采用具有一定捻度的纤维束, 须条最好选用和主体纱有一定颜色对比度的纤维,从而可以使得色纺风格更加凸显。
优选的,所述主体纱由至少2根具有较高捻度的连续纤维束(如色纱)构成,所述须条在构成主体纱的纤维束间穿行并按照一定规则包缠在主体纱外,主体纱的纤维束对须条形成夹合张力。
所述须条在包缠处的包覆率为50%~60%,非包缠处包覆率为0。须条的长度一般选用2-3cm,粗细选用9.8tex-59tex之间,主体纱细度一般选用10tex-59tex之间,当然长度、粗细、颜色等都可以按照需求调整。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色纺喷彩纱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纱由2根具有较高捻度的连续纤维束(1和3)构成,所述须条2在这2根纤维束间穿行并间隔地包缠在主体纱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纱由大于两根的具有较高捻度的连续纤维束构成,所述须条在这多根纤维束间穿行并间隔地包缠在主体纱外。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须条不仅在构成主体纱的纤维束间穿行并按照一定规则包缠在主体纱外,还对主体纱中的1根或者多根纤维束也按照一定规则形成包缠,从而可以变换出更多的花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百隆东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69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纺用再生纤维素纤维仿麻面料
- 下一篇:银纤维包缠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