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管件缠绕机的跟随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64330.2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6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延福;渠达;吴石;许红;包立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53/80 | 分类号: | B29C53/80;B29C53/5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 钢管 缠绕 跟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玻璃钢管件缠绕机的跟随系统。
背景技术:
玻璃钢即纤维强化材料,以玻璃纤维或其制品作增强材料的增强塑料称为玻璃钢,它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电性能好、热性能良好、可设计性好、工艺性优良等特点。由于玻璃钢的生产方法利用层压法。因此,玻璃钢管件缠绕的匹配程度等是关于玻璃钢管件的打压、密封等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就目前而言,并未存在这样既简单又高效的缠绕跟随系统,这不仅使得劳动力产生浪费,并且在装置的开发、调试方面,又会浪费大量的时间与资金。同时,由于玻璃钢管件的匹配程度的不良,会产生玻璃钢管件的合格率降低的现象。由此可见,对于既简单又高效的玻璃钢管件缠绕机的跟随系统的发明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玻璃钢管件缠绕机的跟随系统。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玻璃钢管件缠绕机的跟随系统,其组成包括:钢体框架,所述的钢体框架与滑轨固连,所述的滑轨与滑座连接,滚珠丝杠穿过所述的滑座与联轴器连接,所述的联轴器与步进电机连接,滚珠轴承A与所述的滚珠丝杠连接,与滚珠丝杠平行的导线杆穿过所述的滑座与滚珠轴承B连接。
所述的玻璃钢管件缠绕机的跟随系统,所述的钢体框架与连接盘连接,所述的连接盘与所述的步进电机连接,所述的钢体框架与连接弯板连接,所述的钢体框架与霍尔开关连接,所述的钢体框架与滚珠轴承A、滚珠轴承B连接。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准确掌握璃钢管线缠绕的进给速度与进给量,从而解决了对玻璃钢进行打压时出现的泄漏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件构件组成,结构简单,拆卸、维护或更换部件方便。
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求进行电脉冲调整,适用于一系列不用缠绕过程参数的玻璃钢管线的缠绕,在同一领域的应用范围广。
本实用新型易制作,且制作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玻璃钢管线缠绕过程的自动化,可节省劳动力,以降低生产过程成本。
本实用新型通过参数设置来进行机械缠绕,解决了手工缠绕所导致的缠绕不完整、不连续、不均匀的问题,因而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中,2为连接弯板,3为滑座,4为滚珠丝杠,5为滚珠轴承A,8为联轴器, 9为连接盘,10为步进电机,11为钢体框架。
附图2是附图1的左视图。图中,1为霍尔开关,6为导线杆,12为滑轨。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线杆伸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7为滚珠轴承B。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玻璃钢管件缠绕机的跟随系统,其组成包括:钢体框架11,所述的钢体框架与滑轨12固连,所述的滑轨与滑座3连接,滚珠丝杠4穿过所述的滑座与联轴器8连接,所述的联轴器与步进电机10连接,滚珠轴承A,件号:5与所述的滚珠丝杠连接,与滚珠丝杠平行的导线杆6穿过所述的滑座与滚珠轴承B,件号:7连接。
实施例2:
实施例1所述的玻璃钢管件缠绕机的跟随系统,所述的钢体框架与连接盘9连接,所述的连接盘与所述的步进电机连接,所述的钢体框架与连接弯板2连接,所述的钢体框架与霍尔开关1连接,所述的钢体框架与所述的滚珠轴承A、滚珠轴承B连接。
实施例3:
上述的玻璃钢管件缠绕机的跟随系统工作方法,霍尔开关用来对初始位置进行调的,对不同尺寸的缠绕零件,在安装好准备缠绕之前,要对初始位置进行调,以便使起始缠绕位置匹配良好。连接弯板用来固定缠绕机跟随系统。滑座起到支撑滚珠丝杠的作用,滑轨对滚珠丝杠提供滑动轨道,以便在缠绕进给时,消除因导线杆较长而带来的位置误差。滚珠丝杠不仅具有摩擦阻力小的特性,还可用来将步进电机输出的旋转转化为直线运动,以便对导线杆提供直线进给。滚珠轴承A和滚珠轴承B分别对滚珠丝杠和导线杆提供支撑作用,以便在导线杆进给时不产生位置误差。导线杆最前端的孔用来为丝线导向。联轴器用来连接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使滚珠丝杠以步进电机输出的传递扭矩进行旋转。连接盘用于固定步进电机,使之与缠绕机成为一体。步进电机用于将根据实际要求设定好的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输出给滚珠丝杠,是导线杆做规定进给运动的动力来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643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扇罩
- 下一篇:一种服装专用人工台升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