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炉炉顶对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54232.0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斌;周火青;姜本熹;龙学钧;张玉奎;潘幼清;胡冰华;徐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00 | 分类号: | C2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08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炉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炉炉顶料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炉炉顶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在炼钢高炉炉顶下密阀箱和眼镜阀之间安装有对中装置,料流经过对中装置后形成一层料垫且使料流方向趋于竖直,可避免料流对中心喉管的冲刷而损害中心喉管及中心喉管后部齿轮箱冷却水管,以致必须更换齿轮箱的严重后果。由于对中装置直接受到料流的冲击,发生损坏后需要更换,通常采用两个相同规格的上下串接的对中环组成,上部对中环的下支座由下部对中环的外挡板固定,对中环内径通常为810-840cm,对中环环体厚度为90-110cm。随着高炉炉顶技术的进步,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无料钟炉顶,第三代无料钟炉顶将下阀箱一分为三,分成了两个料流调节阀箱、一个下密阀箱。这样一方面会导致设备总高增加,料流冲击力加大;另一方面料流轨迹发生了变化,而现有的对中装置的尺寸和结构已不能适应改进后的第三代无料钟炉顶设计,料流对中心喉管的冲刷加强,中心喉管的使用寿命急剧缩短,中心喉管后部的齿轮箱被损坏的风险也急剧加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减少料流对中心喉管直接冲刷的高炉炉顶对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炉炉顶对中装置,由两个相同规格对中环上下串接组成,所述对中环包括环体、上挡板和下支座,上部对中环的下支座由下部对中环的上挡板固定,所述对中环内径为850-870cm,所述对中环环体厚度为50-70cm。
进一步的,所述对中环环体内圆处设置一圈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与所述上挡板间围成一圈凹槽,所述挡料板的高度低于所述上挡板高度。
优选的,所述挡料板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所述环体上平面的夹角为20°-30°。
进一步的,所述对中环上挡板外侧对称安装两个吊耳。
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小对中环的内径和增加对中环环体厚度,改变了料流通过对中装置时的轨迹,使料流在经过对中环的作用后方向趋于竖直;通过增加挡料板,可以在挡料板与上挡板之间的凹槽上存积一些物料,形成料打料,有效减小料流直接对对中环环体上部的冲击,从而减少了对中心喉管的磨损,延长了中心喉管的使用周期,大大降低了因料流磨穿中心喉管后磨损齿轮箱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炉炉顶对中装置的对中环剖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炉炉顶对中装置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第三代无料钟炉顶的对中装置,安装于下密阀箱和眼镜阀之间,如图2所示,该对中装置由两个相同规格对中环上下串接组成。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对中环包括环体2、上挡板1和下支座3,上部对中环的下支座3由下部对中环的上挡板1固定,对中环内径φ为850cm,对中环环体2厚度T为50cm。对中环环体2内圆处设置一圈挡料板4,挡料板4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环体2上平面的夹角α为25°,挡料板4与上挡板1间围成一圈凹槽,挡料板4的高度h低于上挡板1高度H,对中环上挡板1外侧对称安装两个吊耳5,方便安装和拆卸。
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对中环内径Φ也可以为870cm,对中环环体2厚度T也可以为70cm,挡料板4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环体上平面的夹角α也可以为20°;或者,对中环内径Φ也可以为860cm,对中环环体2厚度T也可以为60cm,挡料板4的纵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环体上平面的夹角α也可以为30°,也都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高炉炉顶对中装置,通过减小对中环的内径和增加对中环环体厚度,改变了料流通过对中装置时的轨迹,使料流在经过对中环的作用后方向趋于竖直;通过增加挡料板设计,可以在挡料板与上挡板之间的凹槽上存积一些物料,形成料打料,减小料流直接对对中环环体上部的冲击,从而减少对中心喉管的磨损,延长了中心喉管的使用周期,大大降低了因料流磨穿中心喉管后磨损齿轮箱的风险。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54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黄花叶杆丸
- 下一篇:一种刻蚀电极机中的下电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