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强夯机防钢丝绳干涉装置、强夯机臂架及强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8543.6 | 申请日: | 2013-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6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利斌;周海涛;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颜镝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夯机防 钢丝绳 干涉 装置 强夯机臂架 强夯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夯机防钢丝绳干涉装置、设置有该强夯机防钢丝绳干涉装置的强夯机臂架及设置有该强夯机臂架的强夯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开展了围海造地,炸山填海工程,加上我国湿陷性黄土区和软粘土区分布广泛,因此强夯施工机械将向大型化、系列化发展。对于大夯能的强夯机,为了提高夯锤的提升速度,往往采用双起升机构,这样在臂架上方就有两根起升钢丝绳。由于强夯作业时突然放开夯锤,夯锤自由下落,连接夯锤的钢丝绳在放开夯锤的瞬间,由于惯性作用仍会提供一个与夯锤重力相当的向上反弹力,从而产生不规则的反弹跳动,两条钢丝绳在反弹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绞缠的问题,甚至还会跳到臂架的另一侧,与臂架某些部分勾挂在一起,影响作业效率和安全。
如图1所示,目前强夯机上多采用在臂架1’上安装若干弓形架2’,使用时钢丝绳3’穿过弓形架2’,以此来限制起升钢丝绳3’的跳动范围。
在臂架上安装若干弓形架可以防止起升钢丝绳与臂架某些部分勾挂,这对于单起升绳的情况是非常有效的;但对于双起升绳的情况,由于两根绳同时穿过弓形架,所以无法防止两条绳绞缠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可有效防止双起升绳跳动中彼此绞缠和与臂架勾挂现象的强夯机防钢丝绳干涉装置、强夯机臂架及强夯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强夯机防钢丝绳干涉装置,包括一个限绳架;还包括一个T形架,所述T形架的三个端部分别连接在所述限绳架上,形成两个能够容许两根钢丝绳分开通过的活动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T形架的三个端部通过螺栓与所述限绳架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绳架为由一根杆弯折成的弓形架或U形架。
进一步地,所述限绳架的两个端部相向垂直折弯,形成乙字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强夯机臂架,包括臂架本体,其还包括上述各实施例中的强夯机防钢丝绳干涉装置,若干所述强夯机防钢丝绳干涉装置间隔设置在所述臂架本体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强夯机,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强夯机臂架。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T形架,T形架的三个端部分别连接在限绳架上,形成了两个能够容许两根钢丝绳分开通过的活动通道,强夯作业中,两根钢丝绳在不规则的反弹跳动过程中,限绳架能够阻止两根钢丝绳与臂架本体发生勾挂,而T形架则可以将两根钢丝绳分隔开形成的两个活动通道,避免了两根钢丝绳绞缠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起升绳容易绞缠的问题,提高了强夯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安装有弓形架的臂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强夯机防钢丝绳干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强夯机臂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
1’、臂架;2’、弓形架;3’、钢丝绳;
1、限绳架;2、T形架;3、第一活动通道;4、第二活动通道;5、臂架本体;A、钢丝绳;B、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2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强夯机防钢丝绳干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强夯机臂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强夯机防钢丝绳干涉装置包括一个限绳架1和一个T形架2,T形架2的三个端部分别连接在限绳架1上,形成两个能够容许钢丝绳A和钢丝绳B分开通过的第一活动通道3和第二活动通道4。
这样,强夯作业中,钢丝绳A和钢丝绳B在不规则的反弹跳动过程中,限绳架1能够阻止钢丝绳A和钢丝绳B与臂架本体5发生勾挂,而T形架2则将钢丝绳A和钢丝绳B分隔开,形成两个活动通道,从而避免了钢丝绳A和钢丝绳B绞缠在一起,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双起升绳容易绞缠的问题,提高了强夯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8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酱鸭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以帧间预测模式编码的运动画面的解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