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相框夜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7441.2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95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谢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韵恒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1/14 | 分类号: | A47G1/14;F21V33/00;F21V23/04;F21V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姚娟英 |
地址: | 31520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框夜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夜灯,特别是一种相框夜灯。
背景技术
灯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目前市场上出现各种多功能的灯,这种多功能灯中通常在原有的结构上增加了时钟、闹钟或温度检测等功能。但将照片功能和相片欣赏结合起来的灯并不多见。
现有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CN200920016575.7)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相框,包括矩形框架、透明罩以及支撑杆,环绕框架内壁开设多圈卡槽,且框架侧边开口,开口处与各个卡槽相通;在框架内侧上方安装照明灯泡。使用时,从开口处向框架内安插照片,起到相框的作用。当在光线暗淡或昏暗情况下,又可以通过照明灯泡进行照明,发挥台灯的功效。但是,在照片取出时不利于用手直接拿出,尤其是在靠近开口边沿处的照片,需要借助于镊子等工具才能完成,因此使用起来并不方便。同时,照明灯泡的开关需要人工操作,没有达到自动启闭的要求;再者,照明灯泡的光线散射面过广,照明效果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照片的相框夜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相框夜灯,包括具有窗口的框体、安装在框体内腔中的发光体和控制发光体的线路板,在所述框体的一侧面上设有一供照片进入到所述框体内腔中的插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所在的框体的一侧面上还开有一凹槽,该凹槽与上述插口的口部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框体包括有方形的前盖架和拆卸安装在前盖架后背部的后盖,所述的插口位于前盖架的侧面上,所述窗口位于前盖架的正面,在该窗口内设有十字形加强筋。以方便制作、装配,同时可提高框体的强度。
为使整个框体体积更小,在所述后盖下方部位具有一能容纳所述线路板的外凸部,在该外凸部的内侧口部固定有与所述后盖上方部位相齐平的固定板,在该固定板和后盖的上方表面均贴有反光膜,所述的发光体位于反光膜的前方。这样可以使光线全部射向前方,减少灯光的散失和漏光的可能性,增加夜灯的光照强度。
较好的是,所述固定板的下方开有多个走线槽,以方便走线。
所述框体的侧面上还安装有控制发光体亮或灭的光敏元件,在该光敏元件上罩设有能遮挡住发光体光线的热缩套管。装有光敏元件,使得外界光照强度强时,夜灯就处于关闭状态,当外界光照强度弱时,夜灯就自动处于开启状态,而热缩套管则避免了开启的发光体对光敏元件的影响,使本实用新型能根据房间里的实际光线自动控制发光体的发光强弱,以达到光照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凹槽,因此,在需要更换照片时,利用该凹槽可以容纳手指,使手指与照片之间的接触面增大,故可以直接用手将照片取出,不需要借助其它镊子等工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1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该相框夜灯包括具有窗口的框体1和安装在框体内腔中的透光片2、发光体3和控制发光体的线路板4,其中框体1又包括有方形的前盖架11和拆卸安装在前盖架11后背部的后盖12,前盖架11的外观做成窗台的样子,即上述窗口位于前盖架的正面,并在窗口内设有十字型加强筋13,前盖架的顶部开有一长方形插口14,大小以照片5能够通过为准,使照片能顺利地进入到框体1的内腔中,在前盖架11顶部上还开有一圆形的凹槽15,该凹槽与上述插口14的口部相连通。前盖架11的底部开有圆孔,在该圆孔内还安装有控制发光体3亮或灭的光敏元件6和罩子10,光敏元件6外罩有热缩套管7,以便能遮挡住发光体3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光敏元件6上;而罩子10为透明罩,在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使光敏元件6能接受外界外线。
在本实施例中,后盖12是通过螺钉与前盖架11相固定,后盖1下方部位具有一能容纳上述线路板的外凸部16,在该外凸部的内侧口部固定有与后盖12上方部位相齐平的固定板8,在该固定板8和后盖12的上方均贴有反光膜9,发光体3位于反光膜9的前方。透光片2位于发光体3的前方,从插口14插入的照片5侧位于透光片的前方。
上述发光体3为两个发光二极管,为了方便走线,在固定板8的下方开有三个走线槽81,以便于两发光二极管和光敏元件6与线路板4相电连接时的走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韵恒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韵恒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7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收纳保暖功能被
- 下一篇:一种卡接式布袋弹簧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