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罩及具有该机罩的平地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5850.9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05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美红;温明哲;贾建中;陈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80 | 分类号: | E02F3/8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平地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罩及具有该机罩的平地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发动机罩后散热窗通常为百叶窗式结构,它与发动机罩的连接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通过螺栓固定于发动机罩本体上,由于百叶窗的叶片的排布会使后窗的安装和拆卸的难度加大;第二种方式是把百叶窗后窗作为一个门体,通过铰链和门锁固定于发动机罩本体上,虽然解决了维修保养问题,但结构相对复杂,成本也高。另外这两种安装结构使得后窗与发动机罩本体之间的衔接处都有不小的缝隙,影响了美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罩以及平地机,机罩的散热窗与机罩本体无缝过渡。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机罩,包括,散热窗,构造为具有散热孔的板件;以及机罩本体,具有容纳孔;其中,所述散热窗固定在所述容纳孔中,所述容纳孔的内周面上形成有卡槽,所述散热窗的外周边插入所述卡槽。
优选地,从所述卡槽中伸出有凸出部,所述散热窗的对应于所述凸出部的部分与所述凸出部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地,卡槽形成在容纳孔的整个内周面上。
优选地,卡槽具有相互面对的内槽壁和外槽壁,其中面向机罩本体的外部的为内槽壁,凸出部形成于内槽壁上。
优选地,凸出部为凸片结构。
优选地,散热窗为冲压有散热孔的弯折板件。
优选地,弯折板件为一体件,并在对应于凸出部的位置处设有连接通孔。
优选地,弯折板件为弯折钢板。
优选地,散热窗与凸出部之间以可拆卸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连接为螺栓连接。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平地机,具有机罩,该机罩为上述的任意机罩。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机罩中散热窗与机罩本体无缝过渡。
2.本实用新型机罩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和安装。
3.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散热窗的平地机,能够实现散热窗与机罩本体无缝过渡,还可以增加美观性,平地机符合人机工程要求、满足CE要求从而使机罩具备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机罩中散热窗与机罩本体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机罩中散热窗与机罩本体安装后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机罩中散热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机罩包括:散热窗2和机罩本体1。其中散热窗2为具有散热孔6的板;机罩本体1具有容纳孔,散热窗2固定在容纳孔中,并且散热窗2的外周边插入容纳孔的内周面上形成的卡槽中被隐藏。
散热窗2的外周边在插入卡槽后的固定连接有多种方式。例如,卡槽上固定有从卡槽凸出的凸出部7。,且散热窗2对应凸出部7的部分与凸出部7固定连接。应该理解,这里提及的凸出部7相对于卡槽的凸出是指:凸出部7高出容纳孔的内周面。凸出部7的具体形成方式将在下面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卡槽形成在容纳孔的整个内周面上,这样散热窗2外周边插入卡槽中,从而散热窗2的外周边与机罩本体的接缝完全被卡槽隐藏,这样就实现散热窗与机罩本体之间的无缝过渡。显然这也可以实现美观的效果。
下面进一步说明凸出部7的具体形式。卡槽通过内槽壁和外槽壁提供供散热窗的外周边插入的空间。具体而言,卡槽具有内槽壁和外槽壁、以及将内外槽壁连接起来的底部,显然这两个槽壁是相互面对的。这两个槽壁中,面向机罩本体1的外部的为内槽壁,面对机罩本体1内部的为外槽壁。凸出部7形成于内槽壁上。也就是说,当散热窗2的外周边插入卡槽后,凸出部7位于散热窗2后方,即,凸出部7被散热窗2遮挡从而在机罩本体外部无法看到该凸出部7。进一步,凸出部7为凸片结构。当然,凸片结构仅为优选方式,其他结构,如块状,柱状同样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的散热窗2,为冲压有散热孔6的弯折板件,散热孔6均匀的冲制于散热窗上。优选的,弯折板件为一体件,并在对应于凸出部7的位置处设有连接通孔,显然,为了实现连接,凸出部7上同样要有用于连接的孔。
进一步,弯折板件为弯折钢板。但是弯折板的材料并不仅限于钢板,其他材料的板件同样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如铝板、塑料板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58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