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机房轿厢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4411.6 | 申请日: | 201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9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伟;袁浩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房 轿厢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轿厢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安全性的无机房轿厢架。
背景技术
电梯是一种以电动机为动力的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
轿厢架是轿厢的承载结构,轿厢的负荷(自重和载重)由它传递到曳引钢丝绳。当安全钳动作或蹲底撞击缓冲器时,还要承受由此产生的反作用力,因此轿厢架要有足够的强度。
轿厢架一般由上梁、立柱、底梁、返绳轮等部件组成。
目前,市面上轿厢架的上梁及下梁多为钢板通过焊接制成,同时上梁、立柱及底梁间也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焊接的效果存在外在因素的影响,稳定性低,因此其安全性能较低,同时不便于安装。另外,返绳轮之间与底梁连接,安装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的不足,提供提高安全性能的无机房轿厢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机房轿厢架包括:两列立侧梁、上横梁、下横梁,及两返绳轮,两立侧梁平行设置,上横梁及下横梁连接两立侧梁,返绳轮设于下横梁下方,其特征在于,上横梁及下横梁为整体结构,并通过固定螺栓及安全销与立侧梁固定连接,返绳轮通过一轮架与下横梁螺栓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轮架设有横向转轴槽,返绳轮通过转轴设于转轴槽内,转轴槽开口处通过卡板卡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返绳轮外侧设有护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立侧梁两侧各连接有斜拉杆,每侧的斜拉杆所在的平面与上横梁及下横梁垂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立侧梁顶端设有油杯,油杯与立侧梁内的导轨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无机房轿厢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无机房轿厢架,其上横梁及下横梁为整体设计,减少了连接部,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便于安装。
2.本实用新型的无机房轿厢架,其返绳轮转轴连接于轮架,轮架连接于下横梁下方,连接牢固,提高了安全性能,同时便于安装。
3.本实用新型的无机房轿厢架,其连接部均采用固定螺栓连接固定,可控性及稳定性强,较焊接方式,减少了认为因素,提高了安全性,同时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无机房轿厢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返绳轮连接方式主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返绳轮连接方式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无机房轿厢架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至图3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无机房轿厢架,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无机房轿厢架包括:两列立侧梁10、上横梁20、下横梁30,及两返绳轮40。
如图所示,两立侧梁10平行设置,两立侧梁10内设有导轨101.上横梁20及下横梁连接两立侧梁10,返绳轮40设于下横梁30下方。
如图所示,上横梁20及下横梁30为整体结构。如图2所示,上横梁20的横截面成“[”形,其开口向下;如图3,下横梁30的横截面与上横梁20类似,其开口处两侧分别设有向外侧翻折的折边301,下横梁30的开口向上。
如图所示,上横梁20及下横梁30的侧边长于其底板,两立侧梁10夹设于上横梁20及下横梁30外侧边间,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另外,上横梁20的端部侧边设有安全销1与立侧梁10连接,提高其安全性。
如图所示,返绳轮40通过一轮架401与下横梁30螺栓连接。轮架401设有横向设置的转轴槽,返绳轮40通过转轴50设于转轴槽内,转轴槽开口处通过卡板60卡设,防止转轴50滑出。返绳轮40外侧设有护罩90。
两立侧梁10两侧各连接有斜拉杆70,每侧的斜拉杆70所在的平面与上横梁20及下横梁30垂直。
两立侧梁10顶端设有油杯80,油杯80与立侧梁10内的导轨相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无机房轿厢架,其上横梁及下横梁为整体设计,减少了连接部;连接部均采用固定螺栓连接固定,可控性及稳定性强,较焊接方式,减少了认为因素,提高了安全性,同时便于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441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轿厢轿顶拱形透光板安装结构
- 下一篇:受力均匀的无机房货梯对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