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小绞车钢丝绳防咬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3520.6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5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周;蒋再山;邵期友;谢金龙;訾玉兵;何国银;辛东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 |
主分类号: | B66B15/02 | 分类号: | B66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155***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绞车 钢丝绳 防咬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井下斜巷运输设备部件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煤矿井下小绞车钢丝绳防咬绳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运输系统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环节,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对保正矿工生命和矿井的正常生产至关重要,随着矿井采场的增加,运输环节不断增多,绞车的安装、使用数量也随之增多。煤矿井下运输多采用调度绞车,基本上JD-1.6、JD-1.0等型号绞车,绞车在安设时,为保证绞车能够正常提升,要求提升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必须一致。由于受采场条件限制,使绞车提升中心线与轨道中心线不一致。这样绞车在提升时,缠绕钢丝绳不能正常排列。钢丝绳经常发生跑偏、咬绳现象,这样不仅损伤钢丝绳,减少钢丝绳的使用寿命,严重时会造成断绳而发生跑车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煤矿井下小绞车钢丝绳防咬绳装置,解决矿井斜巷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绞车钢丝绳咬绳的问题,设计简单,结构合理,从根本上杜绝绞车运行期间跳绳脱槽和钢丝绳咬绳现象,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同时降低了由于钢丝绳受损断开而造成的斜巷跑车事故,安装方便,维护量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煤矿井下小绞车钢丝绳防咬绳装置,所述该装置包括立柱、主游动轮、主游动轮运行导轨、辅助游动轮和辅助游动轮运行导轨,立柱设置于主游动轮运行导轨和辅助游动轮运行导轨两侧,主游动轮套于主游动轮运行导轨上,辅助游动轮套于辅助游动轮运行导轨上,主游动轮运行导轨设置于辅助游动轮运行导轨下端,绞车运行时钢丝绳通过主游动轮和辅助游动轮之间通过。
所述的辅助游动轮和主游动轮结构为中间为圆筒状,两端具有圆盘。
所述的辅助游动轮两端圆盘卡于主动游动轮两端圆盘。
所述的辅助游动轮的宽度大于主游动轮的宽度2-3mm。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利用主游动轮的引导作用,确保钢丝绳在绞车滚筒上有序排列,杜绝了咬绳现象,延长了绞车钢丝绳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煤矿斜巷运输事故的发生。辅助游动滚筒在其导轨上跟随主游动轮同步运行,对绞车牵引矿车运行至斜巷边坡点时对弹起的绞车钢丝绳起到限制作用,确保钢丝绳始终在主游动轮绳槽内运行。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量小,使用过程中若有部件损毁,只要把损毁的部件拆除,把备用件换上就可以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煤矿井下小绞车钢丝绳防咬绳装置,包括立柱1、主游动轮2、主游动轮运行导轨3、辅助游动轮4和辅助游动轮运行导轨5,立柱1设置于主游动轮运行导轨3和辅助游动轮运行导轨5两侧,主游动轮2套于主游动轮运行导轨3上,辅助游动轮4套于辅助游动轮运行导轨5上,主游动轮运行导轨3设置于辅助游动轮运行导轨5下端,辅助游动轮4和主游动轮2结构为中间为圆筒状,两端具有圆盘,辅助游动轮两端圆盘卡于主动游动轮两端圆盘,辅助游动轮4的宽度大于主游动轮2的宽度2-3mm。绞车运行时钢丝绳6通过主游动轮2和辅助游动轮4之间,钢丝绳6带动主游动轮2在主游动轮运行导轨3上左右运行,主游动轮2引导钢丝绳6在绞车滚筒上有序排列,同时主游动轮2带动辅助游动轮4在辅助游动轮运行导轨5上左右同步运动,使得绞车钢丝绳6始终在主游动轮2和辅助游动轮4之间运行,当绞车牵引矿车经过斜巷变坡点造成钢丝绳弹起时,由于辅助游动轮的限制作用使得钢丝绳始终在主游动轮绳槽内运行,从而防止钢丝绳脱槽的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未经安徽省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百善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3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制净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数控深孔钻机床的升降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