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软面行李箱的框架及行李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40148.3 | 申请日: | 2013-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2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大卫·L·马修;约瑟夫·保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推进旅行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C13/04 | 分类号: | A45C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景全斌;唐曙晖 |
地址: | 美国佛罗里达***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行李箱 框架 | ||
交叉引用的相关申请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12年5月10日、美国专利申请号为61/645,368的优先权,其内容在此引作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软面行李箱,特别是可为软面行李箱提供一个稳定结构的框架,该框架可由基本上平的单片材料制成并可折叠,以快速且容易地限定内部容积。
背景技术
硬面行李箱已经被应用了很多年,但是该类行李箱往往很重,并且在重击下会产生凹痕或裂缝。因此,近些年来,软面行李箱日益流行,因为它们可以提供良好的耐用性、合理的保护,并且通常具有可扩展的储物空间。软面行李箱通常具有滚轮和拉杆,并且由于其重量比硬面行李箱要轻,软面行李箱通常可在机场和酒店的地毯上顺利拖行。
虽然软面行李箱相比于硬面行李箱具有很多优势,但是为了保护行李箱中的物品,并且保证在运送或运输过程中行李箱不会过度变形,最好能在软面行李箱中加入了一种框架结构。该框架用于在行李箱的满载和空箱状态下皆可提供支撑。
构造框架有多种方法,但是它们均是具有许多组件的相对复杂的设计。这增加了制造的复杂性和原料成本(设计、生产和加工)、以及装配和安装该框架的人工成本。可选择的其他设计中利用了固定的箱体结构作为框架,其结构固定、且对纺织壳体要求严格的生产公差,并且由于固定的容量,寄存和运输的费用较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软面行李箱的框架结构,其中包括一框架,可由单片热塑性材料热塑成型,并折叠成一最终形状,以提供用于软面行李箱的结构。
方便地,箱体的基座和至少一边通过活动铰链铰接,以提供方便和快速的装配,从而允许更为有效率地堆放以包装和运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软面行李箱的框架。该框架包括一具有一周界的底部。该框架还包括一连接至该底部的周界的侧部。该底部和侧部由单片材料制成。该侧部可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支撑该行李箱的一侧壁。
所述侧部通过一铰链连接至所述底部。
所述铰链为一活动铰链。
所述单片材料可以是热塑性塑料。
所述单片材料可以包括多个孔,以减轻所述行李箱的重量。
所述框架还包括支撑部,其设置在底部和/或侧部至少之一上。所述支撑部可提供额外的支撑。
所述支撑部可以由所述单片材料制成。
所述侧部可包括一扩张部以伸展织物。
所述框架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底部的周界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可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
所述第一侧部配置为支撑所述行李箱的侧壁。所述第二侧部也配置为支撑所述行李箱的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L形边缘部,所述第二侧部包括第二L形边缘部。当所述第一侧部在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侧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L形边缘部设置为与所述第二L形边缘部协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软面行李箱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一具有周界的底部。所述框架还包括一连接至该底部的周界的侧部。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被一体成型。
所述底部和所述侧部利用热塑成型工艺制成。
所述侧部可以通过铰链与所述底部连接。
所述铰链为一活动铰链。
所述框架还包括支撑部,其设置在底部和/或侧部至少之一上。所述支撑部可提供额外的支撑。
所述支撑部可以由所述单片材料制成。
所述单片材料可以包括多个孔,以减轻所述行李箱的重量。
所述侧部可包括一扩张部以伸展织物。
所述框架还包括连接至所述底部的周界的第二侧部。所述第二侧部可由一第一位置移动至一第二位置。
所述第一侧部配置为支撑所述行李箱的侧壁。所述第二侧部配置为支撑所述行李箱的第二侧壁。
所述第一侧部包括第一L形边缘部,所述第二侧部包括第二L形边缘部。当所述第一侧部在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侧部在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L形边缘部设置为与所述第二L形边缘部协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行李箱。所述行李箱包括一基座。所述行李箱还包括一连接至所述基座的框架。所述框架包括一底部和一连接至该底部的侧部。所述底部和侧部由热塑成型工艺制成。所述行李箱还包括一软覆盖层,覆盖在所述框架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推进旅行国际有限公司,未经推进旅行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401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