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度可调的室内边坡模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8621.4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7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桂尧;张永杰;侯永盛;肖侃;汪聪;陈镜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可调 室内 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的模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室内实验的可变角度边坡模拟装置。
技术背景
随着我过经济的快速增长,公众对地质灾害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日益重视,在政府力倡导循环经济的政策引导下,减灾和防护研究进展迅速,各种理论与技术层出不穷,通过利用各种边坡形式和各种工况的室内试验设备开展边坡破坏理论研究、边坡防护效果测试等,为边坡减灾研究提供对比和依据,同时也切合《水土保持法》的要求,具有显著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实际意义。例如公开号为CN101661030A,专利名称为“一种边坡抗冲刷室内模型试验设备”的专利,其技术方案中作为模拟边坡的面板的角度可以通过撑杆进行调节,但是其调节的角度受限于底面支护的角铁距离,不能做到更灵活的角度调节,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往往得不到最精确的数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边坡模拟试验设备存在的角度调节不精准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室内边坡模拟装置,通过螺纹传动对模拟边坡平台进行角度调整,其试验效果更精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以上技术目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室内边坡模拟装置,包括模拟边坡面板槽1、支撑杆3和底座8,所述模拟边坡面板槽1一侧边与底座8铰接,支撑杆3一端与模拟边坡面板槽1的背面铰接,另一端 通过丝杆螺纹传动机构与底座8连接,所述丝杆螺纹传动机构中的丝杆5一端与支撑杆3铰接,另一端与固设在底座8上的螺母9螺纹配合。
所述丝杆螺纹传动机构中还包括一个可动杆4,所述支撑杆3套装在可动杆4上并绕可动杆轴线转动,可动杆4的两端插装在底座8上的导槽7内导向,丝杆5与可动杆4焊接固定。
在丝杆5上固设有转动丝杆的手轮6。
在模拟边坡面板槽1的背面设有加劲杆2,模拟边坡面板槽1通过加劲杆2分别与支撑杆3和底座8铰接。
所述加劲杆2、支撑杆3为角钢直杆,底座8采用角钢结构焊接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步骤如下:
1.转动手轮,调节丝杆将模拟边坡面板槽的坡率调到最小值,锁定滑动丝杠螺母机构。
2.在模拟边坡面板槽底部铺设所需的试验设备,如做渗透试验则铺设水管渗透设备,做边坡生态防护则铺设种植基等。
3.按照试验设定的压实度,严格控制含水率和击实功,将测试边坡的土体或者岩体压实充满面板槽。
4.在模拟边坡面板槽上铺设试验工况所需的器材,如做边坡变形试验则铺设激光扫描仪,做边坡生态防护则种植所测试的物种或者铺设防护器具等。
5.转动手轮调节丝杆,使模拟边坡面板槽的坡率达到试验设定值,进行设定工况下的各项试验。如进行边坡坡率极限值测试,则通过手轮转速与模拟边坡面板槽坡率变化的规律,计算出手轮的转速来控制模拟边坡面板槽角度变化速度,从而完成极限测试试验。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结构简单,造价便宜,加工方便,可选用常见材料,易于实现。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丝杆螺纹传动机构,具有螺纹配合的自锁功能,操作简单方便,省时省力,比传统的固定边坡模型和滑动边坡模型具有更加舒服的可操作性和更加广阔的适用性。
3.本实用新型采用滑动丝杠螺母机构能使边坡坡率在20°~80°自由调节,可以达到其间任意角度,特别在于能在小坡率下加载试验设备,之后在试验中调节坡率,方便快捷的测出试验中的极限坡率。
4.本实用新型适用面广,能够承担滑坡、边坡渗流、边坡防护等岩土边坡方面的各种试验,试验方法简单可操作,便于推广和应用,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施工等提供试验方法和设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角度可调的室内边坡模拟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丝杆螺纹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模拟边坡面板槽,2-加劲杆,3-支撑杆,4-可动杆,5-丝杆,6-手轮,7-导槽,8-底座,9-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86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