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缩移式六通阀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6611.7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8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诗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建阀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1/14 | 分类号: | F16K1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干权;钱品兴 |
地址: | 20181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缩移式六通阀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中流体分配或供给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缩移式六通阀组。
[背景技术]
在氢侧油过滤器或空侧油过滤器的切换油道开闭装置中,两个过滤器之间通常采用U形管连接并设置各两只蝶阀或球阀,通过控制两只蝶阀或球阀来切换油道开闭。但这种方法必须两人同时操作各自一边的上下管路的阀门,较为繁琐,而且这种方法容易产生油压波动及流阻增加等弊端,从而造成资源浪费或带来安全隐患,且操作费时,结构落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过滤器间管道切换中的操作不便等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安全可靠,可替代多个蝶阀或球阀,操作简单的缩移式六通阀组,包括阀体、阀门、阀杆、联接轴、筒体、圆柱销、换向手柄、换向导管、导向轴、排污螺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通阀组上设有六个阀门,六个阀门分别沿联接轴两侧对应设置;在联接轴一侧的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底部设有瓦形阀瓣3和阀瓣导向轴4,所述的阀瓣导向轴由带螺柱圆柱销连接联接轴,阀瓣导向轴与联接轴接触位置处还设有伸缩连板5;所述的伸缩连板5两侧还分别设有T形换向导管;在联接轴另一侧设有四个阀门,其中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分别通过伸缩连板与联接轴相连接,并在连接处分别设有旁 通口,从而构成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伸缩连板两侧分别设有T形换向导管;联接轴上还设有两个对称的筒体12,筒体内设有法兰,所述的筒体一侧还设有换向套筒;联接轴的一端为筒底圆盘2,筒底圆盘上开设有排污口,排污口端盖设有排污螺栓;联接轴的另一端的一段上设有换向手柄15并连接有升降螺杆16和方孔手轮17。
所述的阀门内腔涂设有防锈漆,法兰通径通过塑盖封堵。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其通过设计新颖的六通换向阀以替代多个蝶阀或球阀,而且只需一人操作即可瞬时关闭,操作简单方便且不费时,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市场前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缩移式六通阀组的主要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如图所示,图中:1.排污螺栓 2.筒底圆盘 3.瓦形阀瓣 4.阀瓣导向轴 5.伸缩连板 6.T形换向导管 7.上下腔隔离盘 8.高颈法兰 9.带螺柱圆柱销 10.阀杆 11.阀盖 12.筒体 13.筒体中法兰 14.换向套筒 15.换向手柄 16.升降螺杆 17.方形手轮 18.旁通接管 19.焊接式直角管接头 20.球阀接管 21.内螺纹球阀 22.旁通口;
指定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摘要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 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四个阀门分别连接氢侧油过滤器或空侧油过滤器切换油道开闭装置,通过换向手柄15操作,带动换向导管从而实现切换。
为保证设备的安全性等各项性能,阀门还需按照一定的试验要求通过检查、试验和检验。本实用新型中的阀门根据发电机组对过滤精细润滑油的要求,其设计优选按ASME B16.34《通用阀门法兰连接和对焊连接钢制阀门》(GB/T 12224)、GB/T 9119 《平面、突面板式钢制管法兰》(ISO 7005、JB79)、API 598《阀门的检查和试验》(JB/T 9092)及JB/T 7748《阀门清洁度和测定方法》。
阀门试验参数如下为:阀门设计压力(PN):1.6Mpa=16bar,即公称压力。
阀门壳体试验:公称压力1.5倍,即2.4Mpa=24bar;试验介质:水;试验压力持续时间按企业内控标准为180秒,API标准为60秒;试验结果:在规定持续时间内壳体外壁不允许有可见渗漏现象。
高压密封试验:公称压力1.1倍,即1.8Mpa=18bar;试验介质:水;试验压力持续时间按企业内控标准为180秒,API标准为60秒;试验结果:在规定持续时间内密封副不允许有可见水迹渗漏,API标准允许有12滴/分泄漏量。
低压密封试验:实验压力0.7Mpa=7bar;试验介质:压缩空气;试验压力持续时间与高压密封相同;试验结果:在规定持续时间内不允许有可见气泡出现,API标准允许有24气泡/分泄漏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建阀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建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66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纯水机阀门整合装置
- 下一篇:一种调节旁通一体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