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电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6420.0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1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徐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04 | 分类号: | H02N1/04;G09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唐山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电旗。
背景技术
在世界能源日益紧缺的今天,人们不停地追求各种绿色可再生能源。其中风能作为一种很早就被人们所利用的能源,得到了人们进一步的开发。
传统的风能收集方法大多数是采用风车的形式进行收集,此种装置虽然风能-电能的转换效率高,但是由于其体积庞大需设置在开阔的地带,不适应安置在比较狭小的空间;同时,其也存在成本昂贵,结构笨重,不易安装和维修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有效的替代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或至少提供一种有用的商业选择。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灵活轻便的发电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电旗,包括:旗杆;发电旗本体,所述发电旗本体与所述旗杆相连,所述发电旗本体包括至少一个摩擦发电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发电旗还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旗杆之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发电旗还包括: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位于所述发电旗本体之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器件为普通发光二极管、LED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二极管或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发电旗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进一步包括:整流电路子模块,所述整流电路子模块与所述发电旗本体相连;滤波电路子模块,所述滤波电路子模块与所述整流电路子模块相连;稳压电路子模块,所述稳压电路子模块与所述滤波电路子模块相连;变压电路子模块,所述变压电路子模块与所述稳压电路子模块相连;储能电路子模块,所述储能电路子模块与所述变压电路子模块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发电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以及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一侧表面上,且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接触摩擦并在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第一电极处感应出电荷,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构成所述摩擦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侧表面具有微米纳米级的凹凸结构或孔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凸结构的形状为半圆形、条纹状、立方体型、四棱锥型或圆柱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状结构的孔径为10-100nm,深度为4-50μ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发电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三电极,第三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第四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以及第四电极,其中,所述第三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一侧表面上,所述第四电极设置在所述第四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一侧表面上,所述第三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侧表面与所述第四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侧表面接触摩擦并在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处感应出电荷,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构成摩擦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和所述第四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具有微米纳米级的凹凸结构或孔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凸结构的形状为半圆形、条纹状、立方体型、四棱锥型或圆柱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孔状结构的孔径为10-100nm,深度为4-50μm。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摩擦发电机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五电极、第五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居间薄膜层、第六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以及第六电极,其中,所述第五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五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一侧表面上,所述第六电极设置在所述第六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一侧表面上,且所述居间薄膜层设置在所述第五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侧表面和所述第六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的第二侧表面之间,其中,所述第五电极和所述第六电极构成摩擦发电机的两个输出端。优选地,所述居间薄膜层和所述第五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微米纳米级的凹凸结构或孔状结构,和/或所述居间薄膜层和所述第六高分子聚合物绝缘层相对设置的两个面中的至少一个面上设有微米纳米级的凹凸结构或孔状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凹凸结构的形状为半圆形、条纹状、立方体型、四棱锥型或圆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纳米新能源(唐山)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64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开收伞的开关控制电路
- 下一篇:车载灭蚊蝇多功能逆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