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颈椎熏灸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5848.3 | 申请日: | 2013-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7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熊冬红;熊生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冬红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A61H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30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颈椎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熏蒸治疗仪,具体涉及一种颈椎熏灸治疗仪,属于国际专利分类A61M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药物熏蒸领域中,在对颈椎退行性改变进行康复治疗时,需要使用相应药物熏蒸治疗仪来对颈椎进行靶向熏灸治疗,需要重点对颈椎病变区域的穴位(如大椎穴、华陀夹脊穴、风府、风池、天窗、天容、人迎穴等)进行相应有效中药离子穴位透入的刺激和温热刺激,以达到舒筋活络、通络止痛、活血化淤、祛风除湿散寒、透利关节,加强血液和淋巴的循环,有效促进组织水肿的吸收及新陈代谢,缓解神经根受压和解除肌痉挛,使颈椎关节恢复运动功能的目的。但现有的熏蒸器和熏蒸装置因没有重点靶向对应颈椎病变区,常常导致颈部受热不均,相关穴位刺激和温热刺激没有达到最佳透药状态(稍热而不过烫的温度和适当的药液压力才能保证最佳的药物渗透力),因而影响疗效。且现有的熏蒸器和熏蒸装置因造价成本较高、体积较大和熏蒸不方便(往往要仰躺、脱衣等),不利于推广和普及。而选用相关有效中药来对相关穴位进行刺激也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熏蒸器和熏蒸装置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康复治疗颈椎退行性改变的颈椎熏灸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颈椎熏灸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颈椎熏蒸罩、导汽管、防喷均热筒、导水管、贮水箱、蒸汽机和蒸汽机导汽管;导汽管一端连接在颈椎熏蒸罩上,另一端插在防喷均热筒内;防喷均热筒与导水管相连,导水管的下端插在贮水箱内;蒸汽机导汽管上端与防喷均热筒连接,下端与蒸汽机连接;蒸汽机放置在下搁台上,防喷均热筒设置在上搁台上。
本实用新型颈椎熏灸治疗仪,其最基本的特征在于:直接运用蒸汽熏蒸罩来重点对颈椎退行病变穴区域(重点是颈椎侧面天窗、天容、天牖、人迎穴区,因其更容易直接影响颈椎间盘)进行靶向刺激,蒸汽缓冲罩、夹脊穴熏灸孔、大椎区熏灸口和蒸汽缓冲壳保证了穴位刺激的热力均匀,药力的渗透性加强。同时,它能有效缓解颈部组织水肿对颈静、动脉的压迫,加强椎基底动脉的供血和脑血流量,使因供血不足所致的头晕头痛症状得以缓解。颈椎熏蒸罩设有大椎区熏灸口、夹脊穴熏灸孔、蒸汽缓冲罩、张合箍、挡水面等,保证了颈椎区受热面受热均匀、防烫,温度和药液压力容易控制在最佳透药状态,药物穴位吸收和温热刺激良好,节省中药药液,熏蒸方便,成本低,疗效高,易于推广。颈熏康药方由发散药、活血通络、祛风除湿、退除骨蒸等中药组成,充分利用发散药和藤类植物透关利节、坚骨养髓的特点,达到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胜湿、透利关节,恢复颈椎关节运动功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颈椎熏灸治疗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颈椎熏蒸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包括熏蒸颈部侧面的熏蒸罩)
图3为防喷均热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张合箍,2、透气保温罩,3、蒸汽缓冲壳,4、夹脊穴熏灸孔,5、吸水海绵,6、蒸汽导汽口,7、导汽管,8、透汽孔,9、挡水面,10、蒸汽缓冲罩,11、大椎区熏灸口,12、防喷均热筒,13、防冲盖,14、防冲圆盒,15、透汽小孔,16、圆盒透水孔,17、透水孔,18、导水管,19、贮水箱,20、导汽管口,21、蒸汽机导汽管,22、上搁台,23、下搁台,24、升降装置,25、滑轮槽,26、滑轮,27、蒸汽机,28、座椅,29、颈椎熏蒸罩。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颈椎熏灸治疗仪起熏蒸颈椎作用的包括颈椎熏蒸罩29、导汽管7、防喷均热筒12、导水管18、贮水箱19、蒸汽机27和蒸汽机导汽管21。导汽管7一端连接在颈椎熏蒸罩29上,另一端插在防喷均热筒12内。防喷均热筒12与导水管18相连,导水管18的下端插在贮水箱19内。防喷均热筒12的下部设有导汽管口20,蒸汽机导汽管21通过导汽管口20与防喷均热筒12连接。蒸汽机导汽管21下端与蒸汽机27连接。蒸汽机27放置在下搁台23上。防喷均热筒12设置在上搁台22的滑轮台面上,防喷均热筒12底座上设有滑轮26,滑轮26和滑轮台面上的滑轮槽25匹配,使防喷均热筒12可前后运动,根据使用者的不同移动距离。上搁台22由一可伸缩的升降装置24支撑,升降装置24底部固定在下搁台2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冬红,未经熊冬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5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续管作业机注入头支撑架
- 下一篇:一种重型前刹制动脚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