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互锁针形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4322.3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2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少梅 |
主分类号: | F16K31/524 | 分类号: | F16K31/524;F16K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互锁 针形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具体涉及一种电动互锁针形阀。
背景技术
针形阀是常见的一种阀门,常用于仪表测量管路系统中,其功用是作开启或切断管道通路用。在仪表测量管路系统中,为了实现一定的功能,通常设有多个针形阀控制管路。现有的针形阀主要由阀体、阀芯及阀帽组成,阀体上设有阀座,阀芯呈圆锥形,阀芯与阀杆相连,阀杆与阀帽之间螺纹连接,旋转阀杆能够改变阀芯与阀座之间的过流面积,实现截断或调节介质的流量。采用电动控制时,阀芯与电机相连,电机转动带动阀芯开启或关闭,每一个针形阀都是独立的结构。这种针形阀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当两个针形阀分别控制两个管路时,要求一个打开而另一个关闭,在控制上都是采用电气控制两个针形阀门的工作状态,一旦电气系统出现故障就会造成生产事故。两个针形阀互锁不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针形阀在互锁控制时不可靠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互锁针形阀,该电动互锁针形阀采用一个电机同时控制两个针形阀,使两个针形阀在结构上形成相互自锁状态,有效避免了因电气控制系统出现故障而造成事故,具有结构简单及安全可靠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互锁针形阀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针形阀及第二针形阀,第一针形阀包含有第一阀杆和第一阀帽,第一针形阀由第一阀杆驱动开启和关闭,第二针形阀包含有第二阀杆和第二阀帽,第二针形阀由第二阀杆驱动开启和关闭,第一阀杆和第一阀帽之间以及第二阀杆和第二阀帽之间均为间隙配合,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能分别相对第一阀帽和第二阀帽上下移动,第一针形阀及第二针形阀对称固定在安装座的两侧,安装座上方固定有电机,电机上端连接有盘形凸轮,盘形凸轮对应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上端的边缘端面上设有滑槽,所述的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上端位于滑槽内并能在滑槽内滑动。
所述的滑槽为“T”形槽,第一阀杆和第二阀杆上端为“T”形头。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电机转过180°,盘形凸轮随同转动,盘形凸轮带动第一针形阀关闭,与此同时,第二针形阀开启,由一个电机控制,实现了两个针形阀的互锁,满足了测量管路系统的工况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更便于控制,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针形阀,2-第二针形阀,3-第一阀杆,4-第一阀帽,5-第二阀杆,6-第二阀帽,7-安装座,8-电机,9-盘形凸轮,10-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该盘形凸轮操控的电动闸板阀包括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针形阀1及第二针形阀2,第一针形阀1包含有第一阀杆3和第一阀帽4,第一针形阀1由第一阀杆3驱动开启和关闭,第二针形阀2包含有第二阀杆5和第二阀帽6,第二针形阀2由第二阀杆4驱动开启和关闭,第一阀杆3和第一阀帽4之间以及第二阀杆5和第二阀帽6之间均为间隙配合,第一阀杆3和第二阀杆5能分别相对第一阀帽4和第二阀帽6上下移动,第一针形阀1及第二针形阀2对称固定在安装座7的两侧,安装座7上方固定有电机8,电机8上端连接有盘形凸轮9,盘形凸轮9对应第一阀杆3和第二阀杆5上端的边缘端面上设有滑槽10,所述的第一阀杆3和第二阀杆5上端位于滑槽10内并能在滑槽10内滑动。由于采取上述方案,电机8转过180°,盘形凸轮9随同转动,盘形凸轮9带动第一针形阀1关闭,与此同时,第二针形阀2开启,由一个电机8控制,实现了两个针形阀的互锁,满足了测量管路系统的工况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更便于控制,安全可靠。
所述的滑槽10为“T”形槽,第一阀杆3和第二阀杆5上端为“T”形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少梅,未经陈少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4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