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循环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487.9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3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郁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立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5/02 | 分类号: | B01D45/02;B01D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12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厂、冶金、厂矿的除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动力除尘器。
背景技术
在散料输送转运系统中,散料通过落料管输送到运输带上,由于散料输送到运输带上时,落差在落料管内产生一股含粉尘的强大气流,并在导料槽内形成正压,这股含尘量很大的正压气流在导料槽出口喷出,于是在导料槽出口形成一片粉尘污染的区域,直接影响人身健康,又污染了环境。
以往消除粉尘的方法多为装设电除尘器,但电除尘器消耗电能较多,投资较大,日常维护成本较高。
目前应用较多的无动力除尘器多采取在导料槽上盖上一些平板或弧形板阻挡粉尘的方式,此种方法对粉尘的治理没有明显的效果,仍造成一定程度的粉尘污染。
也有采用在导料槽上盖上罩体,在罩内体设置挡板或格栅进行除尘的方式。此种方法虽然不需消耗能源,但设置的挡板和格栅需要定时清理维护,增加材料和人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领域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循环除尘器,解决无动力除尘器材料成本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循环除尘器,设置在由落料管、输送带和导料槽构成的散料运输系统中,由除尘箱和回流管构成,除尘箱安装在导料槽上,回流管连接除尘箱和落料管,回流管与除尘箱连接端高于回流管与落料管的连接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循环除尘器,其有益效果在于无耗能、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
1.除尘箱;2.回流管;3.导料槽;4.输送带;5.落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一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循环除尘器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自循环除尘器由除尘箱1和回流管2组成,除尘箱1安装在导料槽3上,回流管2连接除尘箱1和落料管5,回流管2与除尘箱1连接端高于回流管2与落料管5的连接端。
工作时,散料经落料管5落到输送带4上,在导料槽3内形成一股强大的正压含尘气流,含尘气流经输送带4进入除尘箱1,由于除尘箱1的泄压扩容作用,正压含尘气流迅速减弱,一部分粉尘因重力作用和与除尘箱1内壁碰撞自动沉降,另一部分粉尘经过回流管2进入落料管5内,完成除尘过程,无需能源消耗,节能环保。
回流管2与除尘箱1连接端高于回流管2与落料管5的连接端,这样的安装方式,使扬尘在很小阻力下进入落料管5,减少在回流管2内的沉积,同时,含尘气流由除尘箱1进入落料管5内时,将回流管2内的积尘带到落料管5内,自动清理积尘,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安装,材料和维护成本较低,适于工业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立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立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