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止水预制离心矩形桩围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33463.3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东;周玉石;谢益飞;赵伟明;黄立伟;鲍国强;汤武;张群;施问知;邢克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30;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止水 预制 离心 矩形 围护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时具备止水和挡土功能的新型基坑围护结构,一种采用新工艺施工的止水预制离心矩形桩围护结构,较之传统围护结构,能有效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背景技术
管桩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日本,80年代,首先在我国沿海一带得到应用,后逐步传入内陆省份。预应力混凝土方桩全称“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是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种桩基。目前预制管桩、方桩主要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低承台桩基础。而在我国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每年用于基坑围护中的费用高达千亿万元以上,目前我国地基处理和基坑围护中所采用的挡土结构主要有地下连续墙、灌注桩、SMW工法桩、土钉墙及桩锚结构,这些结构的施工工艺各有优缺点。如灌注桩排桩围护墙的造价过大,且施工时需先施工外围的隔水帷幕,再施工灌注桩排桩,这样造成了工期的拖沓。另外,深层搅拌桩桩体本身强度较低,常常只能作为止水帷幕使用,而不能单个作为挡土结构使用。为了达到挡土的目的,需要在搅拌桩中插入H型钢,这样不仅给设计和施工造成较大困难,还使得施工成本过大。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止水离心矩形桩围护结构,将预制方桩从建筑桩基领域带到了基坑围护领域,该结构解决了上述几种工艺的不足,融合了预制构件的抗弯及结构性能与搅拌桩的止水效果,较之传统的围护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无污染、减少了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无挤土效应、施工周期短、无污染、低噪音、造价减少,工期大幅度缩短的绿色环保施工工法。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止水预制离心矩形桩围护结构,所述的矩形桩侧边留有灌浆导槽,所述的矩形桩内置配筋,所述的矩形桩在沉桩后焊接内置预埋钢板,所述的灌浆导槽其投影可为圆弧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所述的配筋截面形式可为矩形或圆形,所述的配筋布置分为均匀配筋与非均匀配筋,所述的灌浆导槽非拐角处的导槽是对称布置的,拐角处的导槽布置在桩体两相邻侧边上。
所述的新型止水预制离心矩形桩围护结构可配合三轴或五轴或六轴搅拌桩或TRD连续墙。
所述的新型止水预制离心矩形桩围护结构在桩与桩搭接处有内置角钢,露出的部分在沉桩时以咬合的形式搭接,也可在后期焊接成为永久结构。
较之传统工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新型止水离心矩形桩围护结构,将预制方桩从建筑桩基领域带到了基坑围护领域,该结构解决了上述几种工艺的不足,融合了预制构件的抗弯及结构性能与搅拌桩的止水效果,较之传统的围护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大幅度缩短施工工期、无污染、减少了造价。
附图说明
图1桩体大样图
图2桩体配筋图
图3桩体导槽形式
图4桩体导槽及内置钢板分布形式
图5桩体通过角钢相连接的形式
图6几种围护结构组合形式
图7内嵌于其他围护结构(方桩可密插可间隔插,图中以密插为例)
图8桩体施工序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一种采用上述CLP工法施工的新型止水离心矩形桩围护结构,在单根桩沉桩以后,利用水冲法清理导槽间余土,然后灌入水泥浆以达到止水效果。
所述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场地平整
2)、测量放线
3)、桩机就位
4)、桩机复测
5)、吊第一节桩及钻杆
6)、钻杆与动力头连接
7)、校正桩身垂直度
8)、旋转掘进取土沉桩
9)、第一节桩沉至地表存土箱取土
10)、直至最后一节桩沉至地面后安装送桩器接钻杆同时校正
11)、掘进沉桩至设计标高
12)、关闭沉桩装置,打开注浆设备
13)、喷射浆液封堵桩底(要求封底时采用)
14)、提升螺旋钻杆至地面
15)、用水冲法清理导槽间余土
16)、将注浆管下至设计深度,利用高压旋喷法进行施工
17)、送入符合要求的水、气、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地岩土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334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