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包装纸盒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8807.1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5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谢瑞娜;黄健华;包宪勇;陈尔健;方贵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艾捷舒尔物德包装(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06 | 分类号: | B65D5/06;B65D5/48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吴伟文 |
地址: | 5107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包装 纸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盒,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纸盒。
背景技术
现有的包装纸盒在工序中的作用主要是对内包产品在运输或销售过程中面对碰撞,跌落而起到的缓冲保护。而现有的大多数包装纸盒的结构一般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包装材料类型组件,才能达到保护产品的作用,同时,结构上还分为外盒与内盒,外盒材料为卡纸,内盒材料有吸塑托、瓦楞内托等,虽然行业内有一体化结构盒型,但其使用的制作材料过多,以及不能通过机械化上胶水粘贴,从而导致生产效能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约材料、利于自动化生产的新型包装纸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包装纸盒,包括前面板,前面板的左端连接左面板,右端连接右面板,前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依次连接有挡板、褶边,右面板的右端连接有后面板,后面板的右端连接有胶粘襟片,左面板和右面板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防尘襟片,胶粘襟片的右端通过第一半穿刀线连接内挡板,内挡板由第一针刀线分设为左侧挡板区和右侧的第一内胶粘襟片,左侧的挡板区由上下两根切线分割成上中下三个挡板区,上挡板区由第二半穿刀线分割为左侧的第一挡板区和右侧的第二挡板区,中间挡板区由第三半穿刀线和第二针刀线分设为左侧的第三挡板区和右侧的第二内胶粘襟片,下挡板区由第四半穿刀线分割为左侧的第四挡板区和右侧的第五挡板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区和第五挡板区内设有加强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采用一体化设计,减少配件,提高装配效率,解决了多配件装配时间。②盒内的多个挡板形成多个内隔间,在产品机械化粘贴成型中提高车间生产效率。③通过加强筋的设计,有利于上机糊盒时,机械臂的操作,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废品。同时提高了纸张的挺度,从而加强了对包装产品的保护强度。而且在经过糊盒机糊盒后工序的成型中,使得在撑开的动作更加顺畅,大大降低了废品率。④半穿刀的巧妙引用,两头留1mm左右的连接点,根据纸盒内挡板的折叠成型方向,利用半穿刀切断纸张的纤维,降低了纸的耐折度,使得在成型时更容易撑开。⑤内挡板的压痕线用针齿线代替,在刀版模切印刷面中,压痕线有利于纸张顺折,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盒型在成型过程中,内挡板需要巧力协助内隔立体自动撑起,所以在线型的定义上更加考虑纸张的机械性能,针齿线有利于纸张的反折,同时又能很好的保证纸张的环压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的成型过程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成型后的结构盒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一种新型包装纸盒,包括前面板1,前面板1的左端连接左面板2,右端连接右面板3,前面板1的上下两端分别依次连接有挡板6、褶边7,右面板3的右端连接有后面板4,后面板4的右端连接有胶粘襟片8,左面板2和右面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防尘襟片5,其特征在于:胶粘襟片8的右端通过第一半穿刀线11连接内挡板9,内挡板9由第一针刀线12分设为左侧挡板区和右侧的第一内胶粘襟片18,左侧的挡板区由上下两根平行的切线13分割成上中下三个挡板区,上挡板区由第二半穿刀线14分割为左侧的第一挡板区和右侧的第二挡板区,中间挡板区由第三半穿刀线15和第二针刀线17分设为左侧的第三挡板区和右侧的第二内胶粘襟片19,下挡板区由第四半穿刀线16分割为左侧的第四挡板区和右侧的第五挡板区,所述第一挡板区和第五挡板区内设有加强筋10,在没添加“加强筋”前,上机糊盒过程中,折叠线容易跑位,而且糊盒废品率多,在糊完盒子后工序的成型中,很多盒子的内隔间未能按理论方向撑开,这也提高了产品的废品率。巧妙的运用加强筋后,以上的两个问题得以解决。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成型的过程包括:
步骤1:机器预折内挡板中的半穿刀与针齿线。
步骤2:机器糊盒,对内挡板印刷背面的第一、第二内胶粘襟片上胶水糊盒。
步骤3:后面板折叠,胶粘襟片印刷面上胶水。
步骤4:左面板折叠,与胶粘襟片重叠,糊盒完成。
步骤5:成型装产品。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艾捷舒尔物德包装(广州)有限公司,未经艾捷舒尔物德包装(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88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控制电极的穿硅通孔与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穿硅通孔与其形成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00 多边形断面刚性或半刚性容器,例如用折叠或拉展一个或多个纸制坯件构成的盒子、纸板箱、盘
B65D5-02 . 折叠或拉展单个坯件以构成管状主体的容器,接着有或没有折叠操作,或加上单独元件封闭主体的端部
B65D5-18 . 将单块坯料折叠成U形用以形成容器的底部和主体部分的相对侧面,剩余的侧面主要由这些相对侧面中的一个或几个延伸部分来形成,例如铰接其上的盖舌
B65D5-20 . 从所有侧面将连接到中心板上的部分竖起以形成容器主体,如盘状形式
B65D5-32 . 具有用折叠和互相连接两块或多块坯料构成主体的
B65D5-355 . 专门适用于变化的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