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牙膏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854.2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9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齐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鑫 |
主分类号: | B65D35/22 | 分类号: | B65D35/22;B65D35/02;B65D35/28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74500 河南省南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牙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牙膏瓶。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所普遍使用的牙膏管存在诸多不足,比如人们在使用牙膏时需要对其进行无规则的挤压,从而使牙膏从上端出口溢出,这样的做法,往往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很多牙膏夹杂在其软质包装的缝隙里,无法被使用,造成许多浪费;同时,在特殊情况下,由于挤压力度和时间掌握不佳,导致挤压出的牙膏或多或少,给使用者带来较多不便;其次,现有的牙膏瓶总到最后里面还有一些牙膏挤不出来,扔掉的话就造成了浪费;再次,现有的牙膏瓶都是单独的一支,如果家庭成员同用一支牙膏,则容易引起交叉感染,影响牙齿健康及口腔卫生。
中国专利2009年08月12日公开的公开号为 201287881申请号为200820172700.9的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为一种双头牙膏,包括牙膏腔体和牙膏挤出口盖,其特征是,牙膏腔体和牙膏挤出口盖为两个,以中间隔板对称分布,这种双头牙膏的不足是:(1)、使用过程中,牙膏杂质易在软质包装的缝隙里,无法使用,造成浪费,并且,由于挤压力度和时间掌握不佳,不能控制牙膏挤出量的多少;(2)、牙膏瓶总到最后里面还有一些牙膏挤不出来,扔掉的话就造成了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牙膏瓶。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牙膏瓶,包括瓶体和瓶肩,所述瓶肩为两个,所述瓶体上设置隔板,以隔板对称分布,所述瓶体与瓶肩通过一条密封圈相连接,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断口,所述断口的一侧设置拉环,所述瓶肩上设置瓶口,所述瓶口上设置瓶盖。
所述密封圈为柔性密封圈。
所述瓶体上设置有U型夹,所述U型夹可沿所述瓶体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牙膏瓶,包括瓶体和瓶肩,所述瓶肩为两个,所述瓶体上设置隔板,以隔板对称分布,可以使每个人单独用自己的牙膏,不会造成交叉感染;其次,所述瓶体与瓶肩通过一条密封圈相连接,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断口,所述密封圈上断口的一侧设置拉环,通过使瓶体与瓶肩通过粘合机构相连接吻合密封,这样当我们牙膏用到最后时,通过拉环拉开密封圈,就可以使用牙膏瓶内剩余的牙膏;再次,所述瓶肩上设置瓶口,所述瓶口上设置瓶盖,这样,操作更加简洁,节约牙膏;最后,所述瓶体上设置有U型夹,所述U型夹可沿所述瓶体滑动,牙膏快用完时,通过滑动U型夹,将牙膏推到瓶体,就能将牙膏全部挤出,增加使用次数,有效节约牙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省下许多牙膏,节约了资源,具有很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牙膏瓶,包括瓶体1和瓶肩2,所述瓶肩2为两个,所述瓶体1上设置隔板3,以隔板3对称分布,所述瓶体1与瓶肩2通过一条密封圈4相连接,所述密封圈4上设置断口5,所述断口5的一侧设置拉环6,所述瓶肩2上设置瓶口7,所述瓶口7上设置瓶盖8。
所述密封圈4为柔性密封圈。
所述瓶体1上设置有U型夹9,所述U型夹9可沿所述瓶体1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牙膏瓶,包括瓶体和瓶肩,所述瓶肩为两个,所述瓶体上设置隔板,以隔板对称分布,可以使每个人单独用自己的牙膏,不会造成交叉感染;其次,所述瓶体与瓶肩通过一条密封圈相连接,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断口,所述密封圈上断口的一侧设置拉环,通过使瓶体与瓶肩通过粘合机构相连接吻合密封,这样当我们牙膏用到最后时,通过拉环拉开密封圈,就可以使用牙膏瓶内剩余的牙膏;再次,所述瓶肩上设置瓶口,所述瓶口上设置瓶盖,这样,操作更加简洁,节约牙膏;最后,所述瓶体上设置有U型夹,所述U型夹可沿所述瓶体滑动,牙膏快用完时,通过滑动U型夹,将牙膏推到瓶体,就能将牙膏全部挤出,增加使用次数,有效节约牙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省下许多牙膏,节约了资源,具有很好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鑫,未经齐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8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