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自动报警吊瓶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6445.2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91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战军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7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63411 河南省驻***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自动 报警 吊瓶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自动报警吊瓶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身体不适时都要去医院就诊,而在最常见的头疼发烧的时候均需要输液,在输液的时候大多都是简单的一个吊瓶支架,吊瓶支架由支撑杆上面设置供吊瓶悬挂的横杆,而且大多固定设置在座椅或者病床的旁边。输液时,医护人员交代病人或者家属注意吊瓶的液面位置,不能吊空了,一旦空气进血管会很危险。这时就需要病人或者家属实时注意、观察吊瓶滴液的整个过程,不仅浪费精力,而且万一由于疏忽,打盹等错过了点滴换吊瓶或者拔吊瓶的时间,对病人伤害极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自动报警吊瓶架,可以监测吊瓶内的液体高度,当输液结束时进行报警提示。
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医用自动报警吊瓶架,包括由支撑杆和横杆组成的吊瓶架,还包括设置在吊瓶架上用于监测吊瓶内液面高度的传感器和报警装置,所述的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报警装置的输入端。
还包括设置在横杆上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器、滑动杆和与滑动杆固定设置的吊瓶框,所述的滑动杆通过固定器与吊瓶架连接。
所述的传感器为收发式光敏传感器,所述收发式光敏传感器的收端和发端分别固定在吊瓶固定装置的两侧。
所述的吊瓶架为支撑杆为可伸缩支撑杆。
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电源模块、驱动电路和蜂鸣器,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蜂鸣器的输入端。
所述的支撑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吊瓶架的皮带。
所述的皮带上设置多个透气孔。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吊瓶瓶口所在水平位置设置传感器,监测吊瓶内液位的高度;当吊瓶液位低于传感器设定的水平高度时,传感器状态变化,发送信号到驱动电路,从而驱动蜂鸣器进行警报提示;节省人力,使输液更加安全。进一步的吊瓶架的支撑杆采用可伸缩支撑杆,便于自动调节吊瓶架的高度,在支撑杆上设置有皮带,可以通过皮带固定在病人身体上,方便病人一个人时进行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包括由支撑杆1和横杆10组成的吊瓶架,还包括设置在吊瓶架上用于监测吊瓶内液面高度的传感器和报警装置4,所述的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报警装置4的输入端。还包括设置在横杆10上的固定装置,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器6、滑动杆11和与滑动杆11固定设置的吊瓶框8,所述的滑动杆11通过固定器6与吊瓶架连接。
所述的传感器为收发式光敏传感器,所述收发式光敏传感器的收端9和发端7分别固定在吊瓶固定装置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发式光敏传感器的收端9和发端7分别通过钢筋固定焊接在吊瓶固定装置的左右两侧,硬性固定可以使其相对吊瓶架位置不变,使其监测吊瓶架液位更加准确。
所述的固定装置包括滑动杆11,所述的滑动杆11与吊瓶架设置有固定器6,所述的滑动杆11上设置有吊瓶框8。所述的吊瓶框8也为硬性材质制成,可以固定吊瓶位置,从而使吊瓶一直在发式光敏传感器的收端9和发端7中间。
所述的吊瓶架的支撑杆1为可伸缩支撑杆,使用可伸缩支撑杆1在旋转按钮3的作用下可以使根据需要改变支撑杆的高度,方便吊瓶的取、放,而且可以减少在移动过程中受房门、树木等因素高度的影响。
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电源模块、驱动电路和蜂鸣器5,所述的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的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蜂鸣器5的输入端。
所述的支撑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固定吊瓶架到病人身体的绳索,本实用新型采用皮带2,皮带2的中间与支撑杆1固定,两头可以扣接在病人身体上,皮带2的宽度较大时可以使吊瓶架更加稳定,皮带2上设置多个透气孔也使病人使用时更加舒适,皮带2可以根据需要拆卸,不要的时候收起,整体方便病人移动、减少病人或者家属的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收发式光敏传感器,在正常输液时,由于光线在液体内的折射作用,所述的收发式光敏传感器的收端接受不到发端发出的光信号,调节固定器6,由于吊瓶大多都是倒置,所以在吊瓶的瓶口所在的水平位置设置收发式光敏传感器,使得吊瓶内液体将要用完时,收发式光敏传感器的收端接受信号,从而经过驱动电路驱动蜂鸣器进行报警,这样使得病人和家属能够暂时的休息不必一直观察吊瓶的液面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战军,未经杨战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6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