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药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826.5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0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汤晓枢;黄琳雁;李铸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城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05 | 分类号: | A61J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0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 药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瓶子,具体涉及一种液体药瓶,属于医疗辅助用品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容器用于储存物品,图1为现有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容器包括:瓶体10和瓶盖20,瓶体10和瓶盖20通常为可拆卸连接。
瓶体10由下至上依次为:瓶底11、瓶身12和瓶口13,瓶底11、瓶身12和瓶口13采用塑料或者玻璃制成一体式结构。瓶体10通常为棕色聚酯瓶制成。
瓶体10和瓶盖20通常采用螺纹式连接,如在瓶口13出设置外螺纹14,瓶盖20内设置与之匹配的内螺纹24。
瓶口13上设置一密封件,通常圆形的密封件30。密封件30通过热密封技术压制于瓶口13的上端。再将该瓶盖20旋紧盖住,此时密封件30的上面与瓶盖20的内壁触接。
密封件30通常为圆形药用聚酯/铝/聚乙烯封口垫片,密封件30的直径为26.5±0.3mm。
在生产的过程中,将配制的成品口服溶液灌装于瓶体10中,通过JC-FM旋盖机旋盖,并经过热压机,白色瓶盖20内的密封件30会热合在药用聚酯瓶口上达到密封的目的。
但在实际生产中发明人发现如下问题,应产品产量非常大,通常采用JC-FM、CP充填封瓶盖联动机,因PET瓶盖20材质较厚,导致密封件30热合效果不佳,故自动化生产时存在部分密封件30未与药用聚酯瓶口热合密封,则造成成品会在运输物流、销售过程中,出现漏液。
若果瓶体10内灌装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这类含有麻醉品的特殊药品,成品的渗漏不利于该品种的监管使用。
另外,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溶液、胃蛋白酶口服溶液处方中作为矫味剂的大量辅料为蔗糖,故成品粘度较高,漏液后极易产生产品的染菌、霉变。
通常药品对密封性有要求,不但在运输物流、销售过程中要求密封性,往往在使用药品时,还要求密封性。在使用药品,如饮服时,需要将铝箔制成圆形的密封件30撕开,饮服一定剂量后,再将瓶盖20旋紧,但是由于没有铝箔制成圆形的密封件30,这时密封性降低,药品容易变质。
由于设置铝箔制成圆形的密封件30,密封件30与瓶体10和瓶盖20的材料不同,在生产时候就需要多一道工序,制作过程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药瓶,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液体药瓶,包括:瓶体和瓶盖,所述瓶体和所述瓶盖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由下至上依次为:瓶底、瓶身和瓶口,所述瓶盖内设置凸筋,所述凸筋向下嵌入瓶口上缘的内侧。
其中,所述瓶底、瓶身和瓶口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凸筋位于瓶盖内的基底部,所述凸筋围成闭合的环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凸筋的纵剖的截面为楔形或锥形结构。
进一步,所述瓶盖和凸筋设置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所述瓶盖内的基底部为水平结构。
进一步,所述瓶盖内的基底部为拱形结构。
其中,瓶口出设置外螺纹,瓶盖内设置与之匹配的内螺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瓶盖20内设置凸筋,不但在运输物流、销售过程中提供良好的密封性,在使用药品时,同样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不会造成渗漏,完善特殊品种药品的监管使用;同时克服了蔗糖等粘度较高的漏液引起的染菌、霉变。
2、每次饮服药液之后,将瓶盖20旋紧,则凸筋25向下嵌入瓶口13上缘的内侧,使用方便。
3、瓶盖20内的基底部为拱形结构,当基底部溅到药液时,药液顺着拱形结构基底部以及基底部两侧的凸筋25向下流淌,滴入瓶体10。拱形结构基底部和凸筋25,起到引流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的瓶体10采用PET制成一体式结构,不需要制造铝箔的密封件30。瓶盖20和凸筋25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减少了制造工艺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取消了铝箔的密封件30这个部件,同时节省了铝箔原料,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轴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轴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瓶盖的轴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
瓶体10、瓶底11、瓶身12、瓶口13、外螺纹14、瓶盖20、内螺纹24、凸筋25和密封件3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城药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城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G9-LED灯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六氢苯并异噁唑类化合物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