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油输送管道中异常关断蝶阀的推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583.5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23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贺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122 | 分类号: | 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油 输送 管道 异常 关断蝶阀 推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具体是石油输送管道中异常关断蝶阀的推动机构。
背景技术
石油开采过程中常常需将石油输送管道内流通的油液进行快速切断,作为工业管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阀门之一,蝶阀因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其只由少数几个零件组成,而且只需旋转90°即可快速启闭,因此,石油输送管道中常常采用蝶阀作为快速切断的阀门。然而,现有蝶阀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停电或卡堵现象时,其不能使其切断的石油输送管道中的油液流通,从而会影响石油输送的正常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在出现停电或卡堵时能驱动蝶阀工作,从而使蝶阀切断的石油输送管道中油液流通的石油输送管道中异常关断蝶阀的推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石油输送管道中异常关断蝶阀的推动机构,包括箱体及分别连接于箱体相对两侧的弹簧缸和液压缸,所述弹簧缸内设置有弹簧和滑板,所述滑板与弹簧缸的内壁滑动连接且与弹簧缸构成有容置空腔,所述弹簧设置在该容置空腔内且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滑板和滑板正对的弹簧缸侧壁,所述液压缸设置有泄油口及密封泄油口的盖板,且液压缸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的活塞杆一端穿过液压缸和箱体且与滑板相对连接弹簧侧壁的另一侧壁连接。
所述活塞杆上铰接有连接有销轴的拔块,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拔叉,所述拔叉设有与销轴间隙配合的开口槽。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拔叉与蝶阀的阀轴连接。
所述弹簧缸和液压缸均通过螺栓与箱体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栓来完成弹簧缸和液压缸与箱体的连接,便于拆卸和组装。
所述弹簧缸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垫片来缓冲弹簧缸与箱体之间的磨损,且能使弹簧缸与箱体之间连接结构更加紧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箱体、弹簧缸及液压缸,其中,弹簧缸内设置有弹簧和滑板,滑板与弹簧缸的内壁连接,弹簧设置在滑板与弹簧缸构成的容置空腔内,弹簧两端分别连接于滑板和滑板正对的弹簧缸侧壁,液压缸设置有泄油口及密封泄油口的盖板,液压缸内设置有活塞,活塞的活塞杆一端穿过液压缸和箱体且与滑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在蝶阀运行过程中出现停电或卡堵现象时,可通过打开液压缸的盖板使液压缸卸油,此时活塞杆在弹簧缸内弹簧的驱动作用下往回收缩,活塞杆带动拔叉,拔叉带动蝶阀的阀轴运动,从而使蝶阀切断的石油输送管道中油液流通,保证石油输送正常进行;本实用新型的弹簧设置在滑板与弹簧缸构成的容置空腔内,而活塞杆连接在滑板上,本实用新型的弹性机构结构简单且不易损坏,如此能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弹簧缸,2、弹簧,3、活塞杆,4、阀轴,5、拔叉,6、液压缸,7、活塞,8、弹性垫片,9、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石油输送管道中异常关断蝶阀的推动机构,包括箱体、弹簧缸1及液压缸6,其中,箱体为金属壳体,其侧壁设有用于蝶阀的阀轴4接入的开口,弹簧缸1和液压缸6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箱体相对两侧,为了减小弹簧缸1与箱体之间的间隙,弹簧缸1与箱体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8。弹簧缸1内设置有弹簧2和滑板9,弹簧缸1的内壁相对两侧设置有滑槽,滑板9嵌入弹簧缸1的滑槽内,如此完成滑板9与弹簧缸1的内壁之间的活动连接。滑板9与弹簧缸1构成有容置空腔,弹簧2设置在该容置空腔内且弹簧2两端分别连接于滑板9和滑板9正对的弹簧缸1侧壁。液压缸6设置有泄油口及密封泄油口的盖板,且液压缸6内设置有活塞7,活塞7的活塞杆3一端穿过液压缸6和箱体且与滑板9相对连接弹簧2侧壁的另一侧壁连接,作为优选,活塞杆3与滑板9的连接部位位于滑板9的中央部位。活塞杆3上铰接有连接有销轴的拔块,箱体内设置有拔叉5,拔叉5设有与销轴间隙配合的开口槽。为了便于对液压缸6内部件进行调整,液压缸6包括设有开口的缸体及密封缸体开口的端盖,而缸体与端盖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盛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5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