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导丝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3562.3 | 申请日: | 2013-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5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李兆申;张承;时百明;韩春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东;李兆申;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9 | 分类号: | A61M25/09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赵芳;黄芳 |
地址: | 20131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内窥镜手术的医用导丝。
背景技术
在将导管类器械插入消化道、血管等生物体自然腔道内时,为了更顺利的到达病症部位需要将该导管类器械使用导丝引导至生物体管腔的目标部位。导丝插入导管内使用。另外,也使用导丝进行内窥镜的生物体管腔的观察和处置。使用时,将导丝插入内窥镜的导丝腔内,导丝将内窥镜配套的手术器械引导至目标位置。
国际申请WO2005044358中提到的导丝,其主体材料都是一根具有一定韧性和强度的金属丝,其导丝的前端直径一般都是1mm左右的圆球形状,导丝的前端使用柔软的高分子材料或柔软金属弹簧套在外侧。这种导丝的缺点在于:由于生物体的自然腔道具有很多的皱褶,即使前端覆盖有柔软材料,如果导丝的头端插入到皱褶的谷底并陷入其内不能滑出时,如果医生再用力推进导丝,导丝的头端因较细很容易刺破腔道壁,造成穿孔,临床使用风险很大。
中国专利申请200380105092.X披露了一种医疗用导丝,由表面被树脂覆盖的金属芯线构成,具有弯曲成圆滑的曲线状的前端部,该前端部的方向延长线和导丝基线所成的角度为40~70度。这种导丝的缺点在于,医生在使用导丝时,是根据导丝传递回来的微弱的力的反馈来反复地将导丝拔出、插入,直到导丝越过目标位置位置。因此,头部弯曲的导丝虽然在插入方向上容易进入腔道,但是拔出时,弯曲部分也容易钩挂到腔道壁,致使腔道穿孔,临床使用的风险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医用导丝容易导致腔道穿孔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腔道穿孔风险小的医用导丝。
医用导丝,包括具有挠性的长条状芯轴,位于芯轴头部的导丝头端和包覆于芯轴外、由柔性材料制成的包覆层,其特征在于:导丝头端呈镂空且表面圆滑的纺锤形,该导丝头端由具有挠性的条形瓣组成,条形瓣沿轴向设置。
进一步,导丝头端通过连接件与芯轴固定连接,包覆层覆盖导丝头端与芯轴的连接部。
进一步,条形瓣上包覆有高分子材料的套管或由细金属丝缠绕成弹簧管状的金属丝套管;套管上涂覆有亲水性质的润滑涂层或具有高润滑性质的PTFE等润滑材料;条形瓣表面涂覆有润滑涂层。
一种头端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的条形瓣为金属丝,金属丝的两个端头与芯轴固定,金属丝中部弯曲形成与腔道接触的部分。金属丝的弯曲部圆滑过渡。
连接件为套筒,芯轴和金属丝的端头均套接于套筒内,套筒通过焊接或粘接固定芯轴和金属丝。
金属丝的数量为一根,或者两根,或者两根以上。
金属丝的数量为两根或两根以上时,金属丝成角度的与芯轴固定连接。当金属丝为两根时,两根金属丝正交。金属丝相交叉的部位可以是相连的,也可以是不相连的。
另一种头端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的条形瓣为金属板条,导丝头端具有至少两个金属板条,所有金属板条从同一中心向外辐射,金属板条与中心一体,金属板条的自由端与芯轴固定。金属板条被冲压呈圆滑的纺锤形,该中心为与腔道接触的部分。
金属板条沿中心均匀分布。
连接件为套筒,芯轴和金属板条均套接于套筒内,套筒通过焊接或粘接固定芯轴和金属板条。
另一种头端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的条形瓣为金属丝,导丝头端包括至少两根金属丝,金属丝向外拱起形成纺锤形,每根金属丝的一端与芯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其它金属丝固定于一点,金属丝的固定点圆滑。
金属丝之间为焊接固定或者粘接固定。固定点经过打磨后成为圆滑的前端,该固定点作为与腔道接触的部分。
另一种头端的具体结构如下:芯轴的头端具有延伸段,该延伸段作为条形瓣,延伸段的自由端与芯轴固定,延伸段的中部弯曲。该弯曲部作为与腔道接触的部分。
该延伸段由芯轴磨细后形成。或者该延伸段由芯轴切割后形成。延伸段的直径小于等于芯轴直径的一半。连接件为套筒,延伸段与连接件过盈配合。也可以延伸段与包覆层的头端过盈配合,此时,包覆层的头端作为连接件。
为了使这种头端具有立体结构,导丝头端还具有一根附加金属丝,所述的连接件为套筒,附加金属丝的两端分别与连接件固定连接,附加金属丝的中部弯曲,附加金属丝与延伸段正交。
另一种头端的具体结构如下:芯轴具有延伸部,该延伸部沿轴向切割形成至少两条等直径的线条,所有线条的头端固定于一点,固定点圆滑,延伸部的尾端位于包覆层内。延伸部与包覆层的头端过盈配合,包覆层的头端作为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东;李兆申;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王东;李兆申;杭州安杰思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3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