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车位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1476.9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7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陈迪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软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志远 |
地址: | 201107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车位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位锁,尤其是涉及一种智能车位锁。
背景技术
车位锁是一种用来防止外部车辆占用指定车位的装置,同时,也能防止车位内的车辆被意外开出。现有的车位锁功能单一,密封效果不佳,不具有防撞的功能,而且由于司机操作失误,在出现汽车和挡车臂相碰撞时,容易损坏车辆和车位锁,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坚固耐用、自锁可靠、方便实用的智能车位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车位锁,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转轴、挡车臂及锁体,所述电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所述转轴与挡车臂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底座以及固定在底座两端的左容纳器和右容纳器,所述电动机和传动机构置于左容纳器内,所述转轴一端与传动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底座连接并置于右容纳器内。
所述左容纳器包括左盒体和左盖板,右容纳器包括右盒体和右盖板,所述左盒体和右盒体均由四块平板连接组成,平板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左盖板和右盖板的顶面与前后端面均为垂直圆角过渡。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体以及传动体固定机构,该传动体固定机构由两块与左容纳器两侧垂直连接的夹板组成。
所述左盖板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与夹板匹配连接的第一凹槽;所述右盖板内侧设有与转轴匹配连接的第二凹槽。
所述传动体包括蜗杆、涡轮、连轴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蜗杆穿过夹板后通过连轴器与电动机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一端与涡轮传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与转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两端设有将蜗杆封闭在内的侧夹板。
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将涡轮锁在第一连杆上。
所述第一连杆上设有限位器。
所述挡车臂上设有报警装置。
所述挡车臂为圆弧形状,并设有多个与转轴垂直连接的挡车杆。
所述底座上设有防滑板。
该智能车位锁整体采用优质钢板冲制而成,对所有冷拉钢板先采用酸洗去锈处理,然后表面磷化,再喷涂具有抗老化防退色功能的室外聚酯粉,最后高温烘烤定型,能发挥很强的防锈作用。
电动机转动带动连轴器,连轴器转动带动蜗杆转动,蜗杆转动带动蜗轮,进而涡轮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带动转轴转动,转轴的转动使得与转轴固定的挡车臂升起或降下,当挡车臂到位后,蜗轮和蜗杆的反向锁紧功能以及限位器挡板阻止第一连杆进一步转动,实现定位功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方便实用,报警装置感知挡车臂被碰撞时,警笛立即发出5秒钟高音警报,以告诫驾驶者立即刹车。
2、本实用新型的盖板与挡车臂外部全部采用圆孤形状,无直角锐角,防止车压时汽车轮胎损坏。
3、当挡车臂立起后,使用限位器挡板锁住连杆进而锁住转轴,起到可靠锁紧以及防机构损坏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采用3毫米优质钢板整体冲制,坚固耐用,抗变形效果好;整体防锈处理能发挥很强的防锈作用。
5、采用低功耗大功率电机,变速箱采用的是单级蜗杆带动蜗轮减速转动,具有非常可靠的自锁功能。
6、利用杠杆增力原理,变速箱的传动力矩增大5.6倍,实现电动机功率大但是功耗却很小,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二级减速增力功能。
7、底座设有防滑板,以防行人踩踏后滑到,考虑周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盖板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右盖板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动体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车位锁,包括电动机1、传动机构2、转轴3、挡车臂4及锁体5,所述电动机1通过传动机构2与转轴3连接,所述转轴3与挡车臂4固定连接,所述锁体5包括底座501和固定于底座501两端的左容纳器502和右容纳器503,所述电动机1和传动机构2置于左容纳器502内,所述转轴3一端与传动机构2连接,另一端与底座501连接并置于右容纳器503内。所述挡车臂4为圆弧形状,并设有多个挡车杆41与转轴3垂直连接。所述挡车臂上设有报警装置。所述底座501上设有防滑板5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软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软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14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