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磁铁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定位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20220559.6 申请日: 2013-04-26
公开(公告)号: CN203241377U 公开(公告)日: 2013-10-16
发明(设计)人: 陈刚;干志彬;张鲁雁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7/30 分类号: G01N27/30;G01N27/28
代理公司: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代理人: 陆飞;盛志范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基于 磁铁 毛细管 电泳 电化学 检测 电极 定位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毛细管电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铁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毛细管电泳是是一种以高压电场为驱动力,以毛细管为分离通道,依据样品中各组分之间淌度和分配行为上的差异而实现分离分析的高效液相分离方法。自从1981年Joegenson和Luckas首次提出毛细管电泳以来[1],该技术以其高效、快速、分离度高、灵敏度高、试剂用量少、低耗及集成度高等优点引起了国内外分析和生命科学界有关专家的广泛关注,在生物医学研究、食品药品分析、临床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2, 3]。

毛细管电泳仪器系统主要包括分离毛细管、高压直流电源、缓冲溶液池、检测器、数据记录和处理单元等,目前毛细管电泳常用的检测技术有紫外吸收检测法、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质谱检测法和电化学检测法等。其中电化学检测具有灵敏度高、耗电少、死体积小、电极及控制仪器小巧易集成等优点,是毛细管电泳理想的检测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电化学检测常用离柱检测[4]和柱端检测[5]两种检测模式,对于离柱电化学检测,分离毛细管和检测毛细管间用多孔接点隔离分离电压;对于端柱电化学检测,微盘检测电极位于毛细管出口处。对于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分离毛细管和检测电极间的精确定位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因素[3]。通常采用三维可调微操纵器来使检测电极与毛细管出口对齐,由于每次手工调节的重现性差,影响毛细管电泳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三维可调微操纵器体积较大,集成度不高,抗震性能不佳,定位操作复杂、费时,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3]。所以,开发简便低成本的毛细管电泳检测电极定位装置,简化操作步骤,提高检测电极的定位重现性和精度对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用新型利用同心准直的毛细管定位管和检测电极定位管使毛细管和检测电极对齐,借助内含磁铁的电极支架和测微头,通过旋转测微头的旋钮使电极支架带动检测电极前后移动,实现毛细管出口和检测电极顶端间距离的精密调节。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简便、成本低、高集成度、操作简便和定位精度高等优点,并可与微流控芯片、毛细管电色谱、流动注射等技术联用,在环境监测、临床诊断、食品药品分析等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Jorgenson, J.W., Lukacs, K.D., Anal. Chem. 1981, 53, 1298–1302.

[2]   Yu, H., Xu, X.Y., Sun, J.Y., You, T.Y., Cent. Eur. J. Chem. 2012, 10, 639-651.

[3]   Chen, G., Zhu, Y.Z., Wang, Y.F., Xu, X.J., Lu, T., Current Med. Chem. 2006, 13, 2467–2485.

[4]   O’Shea, T.J., Lunte, S.M., Anal. Chem. 1993, 65, 948–951.

[5]   Chen, Q.W., Zhang, L.Y., Chen, G., Anal. Chem. 2012, 84, 171–178.。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制作简单、价格低廉、集成度高,且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的基于磁铁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于磁铁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定位装置,其结构如附图1所示,由内含磁铁3的电极支架14、检测电极8、毛细管9、毛细管定位管11、检测电极定位管13、检测池12、测微头17、钢质螺杆15、安装套管16和底板22组成;磁铁3安装于一面开有圆孔4的电极支架14中;安装套管16安装于底板22上,并将测微头17固定,钢质螺杆15的外径与圆孔4的直径相同,通过磁铁3的磁力使钢质螺杆15的顶端附着在圆孔4中并可自由旋转;在测微头17和磁铁3间设有一层25-100微米厚的用于减少摩擦的涤纶薄膜5;毛细管定位管11和电极定位管13分别安装在检测池12相对的两侧壁上,且两者同心准直,毛细管9通过硅橡胶片10固定在毛细管定位管11中,检测电极8通过两片硅橡胶片7固定在电极支架14上的小孔6中,并通过电极定位管13与毛细管9出口准直;通过调节测微头17的旋钮使吸在磁铁3上的圆柱形钢质螺杆15带动安装有检测电极8的电极支架14前后移动,以实现毛细管11出口和检测电极8顶端间距离的高精度调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05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