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扶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0394.2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2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苏嘉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嘉铸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111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老弱护理器具,尤其是多功能扶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助行架、拐杖等同类用具主要靠自控助行,只可壮胆,实际防跌作用不大,体力不支时难免失控倒地,他人扶持也无法老不放手,稍一不慎,偶而突然倒地,他控也防不胜防,因而往往造成断骨等重伤,无奈卧床不起而折寿;本发明旨在创造一种扶行车,自动扶持,尽可能予防衰老到无力抗拒地心引力时必然倒地受伤的事故发生!经检索,尚未发现相同的多功能扶行车。
发明内容
为达到上述目的,须发明一种三面架构加一面小门围住的车架,下有车轮,人站在车架内扶行,车架中间有予防跌倒时可安全坐下的柔性底座及其座面,避免受伤。
多功能扶行车主要由车架、小门和车轮组成,车架三面用边管、脚管和横管固接,另一面小门活接车架;或把横管中间断开分成两半车架,再活接两半横管,横管活接脚管或固接脚管;车脚的上脚管插入有至少一孔的中脚管,用螺丝或弹簧销钉连接并调节高低,中脚管下接有停车掣的车轮及可自动伸缩或自动开合的支脚轮;中有便孔的柔性底座上复盖柔性座面,其四围有宽带掛到车架四周小勾上。
其中,或把前脚管、上边管及后脚管弯成一体,并固接中边管及下边管,把二半横管铰接后再与后脚管铰接,再活接小门构成可折叠车架。
其中,车架上、中两半横管可制成冖形、C形或口形再活接,横管可活接脚管或固接脚管;或把两半横管尾压扁,钻孔,用铆轴活动搭接,或把固接两半横管的连接件用铆钉活接,必要时用外套管定位对直;或一半横管外上下各固接金属片条,另一半横管外上下分别用铆轴穿过片条另一头的孔活动铆接,必要时用内短管定位对直,或用内弹簧自动定位。
其中,车架小门由两头有插勾的上横管、一头有插勾扣另一头有插勾扣或锁杆的下横管与左右竖管固接构成;或把先套入轴管的右竖管与上下横管弯成一体,再固接左竖管构成小门,左竖管外上横管插勾活插轴管,其下横管插勾扣活插轴管,或用弹簧锁杆顶入脚管孔,各轴管固接脚管,右竖管的轴管连接可换成铰接脚管。
其中,柔性底座由柔性骨架条带包复布料等柔性面料缝成,底座中间有便孔,其四围有条带掛上车架四周小勾,底座用搭扣或拉链连接其上的柔性座面。
其中,车架上面可搭接带夹扣的桌面板作桌子;或在车架上、中、下边管搭架层板作存放、运物车;或在车架上面搭架提篮等作购物车或婴儿床;或在车架下二边管搭架层板,上面安装敞口厚塑胶布箱,可作幼儿学爬、坐、立、玩等育儿车,或作幼儿浴池、戏水池;敞口箱加盖可作貯物箱;或在车架套入网箱养小鸡鸭、小猫狗等,作宠物栏或禽舍;或在车架套上各种袋或板作杂物车、待洗衣物收集车、垃圾车、邮局邮件车、商摆放售卖车、超市、仓库及工厂用车,等等。
多功能扶行车提供安全护理用具,人站车架内双手轻扶车架行走,双腿骑跨稍离臀部的底座,一旦站立不稳时自然坐下在软座上,避免倒地受伤,从而使很多晚年老人可在有自动扶持的扶行车内坚持慢行,增加活动量,保持活力,排除卧床等死的精神障碍,坚持积极人生,让有拚搏承担的老一代重现延年的希望,再显益寿的意义与作用!此外,多功能又大大扩大车架的用途,环保经济,车架能叠放、合拢与折叠,收存携运皆便利又省位。
附图说明
图1.扶行车构造简图。
图2.图1中C处小门转轴插勾扣简图。
图3.图1中A处小门下锁杆简图。
图4.图1中B向视图及其俯视图,车架两半横管外用钢片条、铆轴及内短管连接简图。
图5.车架叠放及两半车架合拢示意图。
图6.图1中D处中脚管外自动开合支脚轮简图。
图7.图1中B处另一种两半横管外用钢片条、铆轴与弹簧连接简图及其俯视图。
图8.柔性底座简图。
图9.柔性座面简图。
图10.反面带夹扣的局部桌面板简图。
图11.反面带勾及限位片的层板简图。
图12.又一种两半横管压扁用铆轴搭接及用外套管定位对直简图。
图13.提篮简图。
图14.图1中D处另一种中脚管内自动伸缩支脚轮简图。
图15.两半横管铰接并与脚管铰接后车架折叠简图。
图16.固接两半横管的连接件活动铆接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嘉铸,未经苏嘉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0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