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驼背心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20335.5 | 申请日: | 2013-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鼎国际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5/02 | 分类号: | A61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胡上海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市忠***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驼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防驼背心,尤指一种利用多支防驼支片布设于一背心的背侧,使相对于一使用者的后背向下延伸至后腰部位置,以完全支撑使用者的全后背,令使用者的背部挺直而不驼背的防驼背心。
背景技术
由于民生富裕,使得绝大部份人都具有丰腴的体态,为此,健身、塑身成为全民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运动虽然可以达到健身及塑身的效果,但人皆有怠惰之心,皆希望轻松就可以拥有完美的体态,因此坊间栉比林立的整形塑身诊所,以及充斥的塑身产品更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塑身衣便是热门的商品之一。
塑身衣,顾名思义是为提供使用者一种可期待的姣好身材的产品。其中塑身衣还兼具有可矫正体型的作用,例如一种可防止使用者驼背的塑身衣,其防驼目的显然大于塑身效果。已知的防驼衣大半仅针对使用者的上半身设计,因此多为像女性内衣的背心型式,而一款已知的防驼背心,其是在背心的背侧设有一对交叉的支撑件,藉此提供使用者背部的强制支撑,以达到防驼的目的。然而上述的防驼背心似乎仅考虑仅由使用者的背引起驼背的原因,尤其仅由上背造成,这种观点使得该款防驼背心的防驼效果事倍而功半,因为使用者仍有极大的可能因腰部的不正确姿态而造成驼背现象。
另外一种最具有塑身效果而为女性趋之若鹜的马甲内衣,其内衣结构中的前侧、背侧及腰际分别嵌入了多个刚性支撑板及软性鱼骨片,藉此可以针对身体各部位强制形塑成所想要的体态,当然设于背侧的支撑片或鱼骨片具有部分防驼的效果。上述设于内衣正面或后背面中央的刚性支撑板,多以不锈钢片制作以获得较优的抗挤压变形能力,但却换来过多的重量,让使用者犹如穿上古代战争冑甲般的沉重感。至于其它位置的软性鱼骨片,虽然可用较轻的软钢条或塑料片承制,但这些材质在回弹力与支撑性应用在防驼时效果其实有限,而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也易失去其回弹力,而使塑身或防驼的效果变差;为改善上述弹力差的问题,可以考虑使用新科技材质如钛金属等高级材料,不过价格成本却有过高的问题,而且可能使用对的材质但因为支撑件放错位置或支点设计错误而失去塑身防驼功能,让该等高价商品只能成为橱窗中的摆设精品罢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已知防驼衣或马甲内衣有如上的缺失,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驼背心,以期有效克服上述缺失。
本实用新型的防驼背心,结构上包括互为缝合的一前侧片及一背侧片,前、背侧片的上端连接两肩带,多支防驼支片,呈间隔分布固定于背侧片的近上部至下部底缘之间;一加压片,设于背侧片的近上部至中段之间,并覆盖多支防驼支片的上段。
如上所述的防驼背心,较佳地,背侧片由上至下包括有上背部、后束腰部及下腰部,而多支防驼支片呈间隔分布固定于背侧片的上背部至下腰部的底缘之间。
较佳地,加压片设于上背部至与后束腰部的接缘上。
而且,较佳地,下腰部上设多个固定部,以相对固定多支防驼支片。
以及,较佳地,上背部以两层弹性布制作、后束腰部以单层弹性布制作,以及下腰部用无弹性布制作以提供足够的支撑点。
如上所述的防驼背心,较佳地,多支防驼支片外层以布包覆再固定于背侧片上。
如上所述的防驼背心,较佳地,前侧片由上至下包括有胸下部、前束腰部及腹部,且其中胸下部及前束腰部为单层弹性布,腹部为两层弹性布;或者,胸下部及腹部为两层弹性布,前束腰部为单层弹性布。
如上所述的防驼背心,较佳地,肩带为两层弹性布。
如上所述的防驼背心,较佳地,前侧片的中央处设有一公扣勾带,以及可与公扣勾带扣合的一母扣环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防驼背心的有益效果在于,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的防驼背心,由背侧片上布设的多支防驼支片,可以提供使用者全背部的完整支撑;再加上背侧片近底缘部位以无弹性布制作所增加对使用者该部位的支撑,从而可以改善既知防驼衣不良的支撑性,而创造出有效的防驼效果。而且,本实用新型的防驼支片采用高弹力且可经久耐用的材质(如碳纤维)制作,以达到可以确实执行背部支撑的防驼功能并能长期使用,此材质兼具质轻且成本合理的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驼背心的第一实施例的后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驼背心的第一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驼背心的第二实施例的前视立体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10 前侧片
12 背侧片
14 防驼支片
16 肩带
18 胸下部
20 前束腰部
22 腹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鼎国际企业有限公司,未经上鼎国际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203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