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井井下防砂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10747.0 | 申请日: | 2013-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1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龙;王超;黄向阳;余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恩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2 | 分类号: | E21B4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天津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井 井下 防砂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采油设备,特别是一种油井井下防砂器。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过程中,通过抽油泵的作用,原油夹带着砂子及气体进入油管,气体的进入易造成抽油泵泵效降低,严重时造成气锁无法正常生产而砂子可造成抽油泵卡或地面流量计卡,气锁或卡泵都将造成重复作业、费用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防止砂粒、气体进入泵体,防止泵的快速磨损、气锁的产生或卡泵的油井井下防砂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油井井下防砂器,包括一级分离装置和二级分离装置,所述一次分离装置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孔,尾管,所述尾管设置于所述进液管下部,尾管用于排砂,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尾管通过下接头连接;
所述进液孔沿所述进液管的外壁切向设置;
所述进液管外壁设置渗氮层;
所述二级分离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与所述进液管同轴设置,旋流臂,所述旋流臂连接进液管与筒体,所述筒体内设置二级过滤管,筒体与外部泵体通过上接头连接。
所述二级过滤管上设置有过滤孔。
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为4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采用二级过滤技术,综合分离,分离效果好;结构简单,所有机构无运动件,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外部设置渗氮层,耐腐蚀,强度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油井井下防砂器包括一级分离装置和二级分离装置,所述一次分离装置包括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侧壁上设置有进液孔,尾管7,所述尾管7设置于所述进液管5下部,尾管5用于排砂,所述进液管5与所述尾管7通过下接头6连接;
所述进液孔沿所述进液管5的外壁切向设置;
所述进液管5外壁设置渗氮层;
所述二级分离装置包括筒体3,所述筒体3与所述进液管5同轴设置,旋流臂4,所述旋流臂4连接所述进液管5与所述筒体3,所述筒体3内设置二级过滤管2,筒体3与外部泵体通过上接头1连接。
所述二级过滤管2上设置有过滤孔。
所述过滤孔的直径为4mm。
油井井下防砂器在井中工作时,油井中的混合液由进液孔进入,由于进液孔是沿切向方面加工的,液体进入后将产生旋流,即产生很高的角速度。在这一角速度下,由于固体、液体的密度不同,所以产生的离心力不同。在防砂器的内部形成了外旋流和内旋流。密度大的固体颗粒形成了外旋流,外旋流向下运动,沿进液管5内壁经过下接头6沉入尾管7内;内旋流在进液管5中因高速旋转而形成低压向上运动。初次过滤的混合液经过旋流臂4进入筒体3,在筒体3内经过二级滤砂管2,再对未分离出去的轻质杂质进行过滤,过滤后液体通过上接头1进入泵内,进而抽出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恩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恩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107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矿用长臂组合式钻孔水平偏角测量尺
- 下一篇:电潜螺杆泵采油系统专用泄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