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6145.8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7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徐丛国;王外存;贾印满;闫宏亮;郑常有;张爱学;王立斌;高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三局集团线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22 | 分类号: | E01B2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三河市燕***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砟轨道铺轨及放散锁定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轨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铁路采用500米长轨条铺设无缝线路,由于长轨条自重大、长度长,在铺设过程中,需用辊轮将长轨条与轨道板进行分离,减小撺轨的难度,从而提高铺轨速度。目前,在长轨条和轨道板之间放入辊轮的方法主要是在铺轨机将长轨条推送落地后,用手摇压机将长轨条局部撑起,然后将辊轮放入钢轨与轨道板之间。手摇压机自重较大、价格昂贵且升降缓慢,这就减缓了辊轮的取放效率,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增加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设计开发了一种起轨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长轨条铺设施工中辊轮取放不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实现安全快速施工,又能节省工程成本的施工工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起轨装置,包括:
撬棍;以及
支座,其包括支座本体和枢轴,所述枢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座本体的顶部;
其中,所述撬棍固定连接至所述枢轴,且所述撬棍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枢轴的轴向垂直。
优选的是,所述的起轨装置中,所述撬棍包括:
撬头,其为扁平状;
撬柄;
其中,所述撬头与所述撬柄彼此连接为一整体;
所述枢轴设置在所述撬头与所述撬柄的连接处。
优选的是,所述的起轨装置中,所述撬头与所述撬柄焊接为一整体,所述撬头与所述撬柄之间为平滑过渡。
优选的是,所述的起轨装置中,所述支座本体包括一对板体和一对螺母,一对板体彼此连接,且一对板体之间的夹角为40°~160°,所述一对螺母均设置在一对板体的连接部位,间隔一定距离;所述枢轴的两端分别插入至所述一对螺母的螺孔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起轨装置中,所述枢轴包括两个轴部,两个轴部分别焊接在所述撬棍的两侧,分别插入两个螺母的螺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长轨条铺设施工中辊轮取放不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实现安全快速施工,又能节省工程成本的施工工具。其利用杠杆原理,在撬头与撬柄的连接处通过一个枢轴与支座连接,来实现对长轨条的撬动,本实用新型制造简便、投入低、使用方便、省工省力、便于施工作业,在生产实际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撬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起轨装置,包括:撬棍1和支座2。
撬棍包括:撬头5和撬柄6,其申撬头5为扁平状,撬头5和撬柄6焊接为一个整体,且撬头5与撬柄6之间为平滑过渡。支座2包括支座本体和枢轴3;支座本体包括一对板体和一对螺母4,一对板体彼此连接,且一对板体之间的夹角为90°,一对螺母4均设置在一对板体的连接部位,间隔一定距离;枢轴3包括两个轴部,两个轴部分别焊接在撬头5与撬柄6的连接处的两侧,分别插入两个螺母4的螺孔内;且枢轴3的轴向与撬棍1的延伸方向垂直。
在本实用新型中,撬头5插入轨条与轨道板之间,支座2为撬棍1的支点,利用杠杆原理,手动给撬柄6施力,从而使得轨条与轨道板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长轨条铺设施工中辊轮取放不易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既能实现安全快速施工,又能节省工程成本的施工工具。其利用杠杆原理,在桥撬头与撬柄的焊接处枢接一支座,来实现对轨道的撬动,本实用新型制造简便、投入低、使用方便、省工省力、便于施工作业,在生产实际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三局集团线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三局集团线桥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61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外预应力张拉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翼式施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