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试验加压用防电晕放电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201404.8 | 申请日: | 2013-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57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太云;杨道文;叶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T19/00 | 分类号: | H01T19/00;H01G9/18;H01C7/12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专利事务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贞 |
地址: | 23060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试验 加压 电晕 放电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设备高电压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压试验加压用防电晕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电气设备的高电压试验中需要用到高压连接导线,而在某些特定的试验项目中,例如局部放电测量,需要防止高压连接导线自身的电晕放电。通常,高压试验中使用的防高压连接导线产生电晕的方法是采用扩径连接线作为屏蔽,以增大导线直径,从而避免导线产生电晕放电。扩径导线往往由螺旋状的钢丝做骨架,然后在外面覆盖铝箔或表面带有塑料薄膜的铝箔,形成筒状结构。当在现场试验使用时,由于外覆盖材料韧性较差,非常容易损坏,尤其是在扩径导线与设备的连接部位,因而连接时比较困难,一不小心就会造成扩径导线的破损。而在试验过程中,一旦天气状况变化,如突然刮风,扩径导线会发生晃动,也容易造成损坏,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加压连接装置,既满足防电晕放电的要求,又牢固、可靠,且使用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使用的扩径导线在现场高压试验过程中易破损,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坚固、耐用的防电晕放电连接装置。
高压试验加压用防电晕放电连接装置包括三个以上圆环状的均压环;每个均压环的中部设有三根以上的支撑杆;每根支撑杆的一端连接着均压环的内圈,另一端连接着柱状的连接柱;连接柱的中部设有轴向贯通的导线孔,导线孔内设有导线;三个以上的均压环的外圈均布连接着三根以上的绝缘带形成一个圆柱体,一根导线贯穿位于每个均压环的导线孔内;所述均压环的材料、支撑杆的材料和连接柱的材料均为金属。
所述均压环的环壁为圆柱状,均压环的中部设有四根支撑杆形成十字形支撑结构,支撑杆的两端为螺杆,支撑杆与均压环、连接柱均为螺纹连接。
所述三个以上的均压环的外圈均布连接着四根绝缘带,相邻均压环之间的中心距离为600 mm。
所述均压环的内径大于630 mm,环壁的直径为100mm;所述支撑杆的直径为10mm;所述连接柱的直径为30mm,高度为20mm,中部的导线孔的直径为4mm。
本实用新型既可以避免导线发生电晕放电,又可以避免普通扩径导线现场容易损坏,且坚固、耐用,方便现场试验时的接线,减小接线难度,提高现场高压试验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均压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使用状态图。
上图中序号:均压环1、绝缘带2、导线3、支撑杆4、连接柱5、中间变压器6、出线套管7、被试变压器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和图2,高压试验加压用防电晕放电连接装置包括六个圆环状的均压环1,均压环的环壁为圆柱状;每个均压环1的中部安装有四根支撑杆4形成十字形支撑结构,每根支撑杆的两端为螺杆,十字形支撑结构的中部为连接柱5,连接柱5为圆柱体;每根支撑杆的一端接着均压环的内圈,另一端连接着柱状的连接柱5;连接柱5的中部开设有轴向贯通的导线孔;六个均压环的外圈均布连接着四根绝缘带2形成一个圆柱体;一根导线3贯穿位于每个均压环的导线孔内。均压环1、支撑杆4和连接柱5的材料均为金属。
均压环1的内径大于630 mm,环壁的直径为100mm;支撑杆4的直径为10mm;连接柱5的直径为30mm,高度为20mm,导线孔的直径为4mm;相邻均压环之间的中心距离为600 mm。
实施例2
参见图3,本实用新型用于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过程中,中间变压器6的出线套管7与均压环1上的导线3通过金属连接线相连。均压环1上的导线3通过金属连接线施加到被试变压器8的低压套管上。
实施例3:
本实用新型用于变压器局部放电试验过程中,两个相同结构的本实用新型串联后相连接,形成一根6m长的防晕加压线,其它连接方式同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2014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真机展示体验防盗器
- 下一篇:旋转式发动机的油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