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阻力排气型倒流防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4201.0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3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汪学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学良 |
主分类号: | F16K11/10 | 分类号: | F16K11/10;F16K1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121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力 排气 倒流 防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阻力排气型倒流防止器,主要应用在城镇自来水等生活饮用水管道与下游用水管道之间的连通管上。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的倒流防止器工作原理是(见附图9),在上游水泵开启前先要人工将膜片上腔手动排气阀门6和阀体腔体手动排气阀门7打开,再启动水泵。水流在打开进水口端密封阀板11前,经进水口与膜片上腔连通管道9进入膜片上腔2将腔体内的空气经排气阀门6排出,直到排气阀门6喷出水后,再将其手动关闭。此时,水流将压迫膜片3和固定在膜片3上的主阀杆8向下运动,直到连接在主阀杆8上的泄水密封阀板13将泄水口14密封,然后水流将进水口端密封阀板11打开进入阀体腔体15并将腔体内的空气经阀体腔体手动排气阀门7排出。直到排气阀门7喷出水后再将其手动关闭。此时水流会将出水口端密封阀板16打开,使进水口端10与出水口端18形成水流通道。其缺陷为: 、无论是膜片上腔2内的空气还是阀体腔体15内的空气都必须人工手动排除,否则空气将残留在管道或其他阀体内,产生气蚀,影响管道或其他阀体的使用寿命。、当发生水流倒流即出水口端水压大于出水口端水压时,泄水口密封阀板13与泄水口14不能自动脱离,只能人工手动打开膜片上腔手动排气阀门6将膜片上腔2内的水排出。膜片3才能将主阀杆8和泄水口密封阀板13上移,使泄水口密封阀板13与泄水口14脱离,阀体腔体15内的水才会泄出,也才会在两个密封阀板11和16间形成隔离空间。、由于进水口端密封阀板11和出水口端密封阀板16都是平面设计,水阻很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阻力排气型倒流防止器,其目的是严格防止下游水源对上游管道中生活饮用水的回流污染,以确保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阻力排气型倒流防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支撑阀座I、密封阀座I、圆弧流线型密封阀板、支撑阀座II、进水口锥形弹簧、内置管道密封连接管I、活塞缸体、内置管道密封连接管II、泄水口密封阀板、泄水口阀座、支撑阀座III、密封阀座II、支撑阀座IV、出水口锥形弹簧、上盖、排气缸体、浮球,所述泄水口密封阀板固定在活塞缸体的活塞上,所述活塞缸体固定在阀体腔内的底端上,与活塞缸体相固定的内置管道密封连接管I的另一端与进水口内置管道密封连接,与活塞缸体相固定的内置管道密封连接管II的另一端与出水口内置管道密封连接;
所述密封阀座I固定在阀体腔内的进水口端上,一个所述圆弧流线型密封阀板置于阀体腔内的密封阀座I上密封接触,所述进水口锥形弹簧置于阀体腔内,进水口锥形弹簧的一端套入圆弧流线型密封阀板的凸起柱I并与圆弧流线型密封阀板的球形面相接触,支撑阀座II固定在阀体腔内的进水口端上,支撑阀座II的凸起管I置于进水口锥形弹簧的另一端内并与圆弧流线型密封阀板的凸起柱I套接在一起,支撑阀座II的扇形面与进水口锥形弹簧的另一端相接触,所述支撑阀座I固定在阀体体外的进水口端上,支撑阀座I的轴芯插入圆弧流线型密封阀板的盲孔中;
所述密封阀座II固定在支撑阀座III上,所述支撑阀座III固定在阀体腔内的出水口端上,另一个圆弧流线型密封阀板置于密封阀座II上密封接触,其支撑阀座III的凸起柱II插入圆弧流线型密封阀板的盲孔中,所述出水口锥形弹簧的一端套入圆弧流线型密封阀板的凸起柱I并与圆弧流线型密封阀板的球形面相接触,所述支撑阀座IV固定在阀体体外的出水口端上,其支撑阀座IV的凸起管II置于进水口锥形弹簧的另一端内并与圆弧流线型密封阀板的凸起柱I套接在一起,进水口锥形弹簧的另一端与支撑阀座IV内面相接触;
所述浮球设置在排气缸体内,所述排气缸体与上盖相固定,所述上盖固定在阀体体外的上端上,在上盖上间隔设有数个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排气缸体的设计,可有效排出阀体腔体内的气体,防止管道和其空阀门受到气蚀损害;
(2)、一阀两用,排气阀和倒流防止器设计为一体结构,节约了设备成本;
(3)、圆弧流线型密封阀板设计,可有效减小水阻,节约能耗;
(4)、活塞缸体的设计(活塞泄水装置),动作灵活,水控自动密封,自动泄水。
总之,可防止下游水源对上游管道中生活饮用水的回流污染,确保了生活饮用水的水质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阀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阀座I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学良,未经汪学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42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