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同时给氧及气管插管的面罩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92885.0 | 申请日: | 201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2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付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付奇;于颖群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0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气管 插管 面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给氧面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给氧面罩主要用于临床麻醉过程中给病人供氧,功能单一。但是临床上存在着一些病人在供氧的同时还需要同时进行气管插管。这种情况下现有技术中的给氧面罩难以兼顾供氧和气管插管操作同时进行。在实际操作中,气管插管例如纤维支气管镜经鼻或经口插管试插操作时间较长时,需要暂时移除面罩,难以保证及时供氧,易导致低氧血症,必须中断操作而重新给病人戴上给氧面罩给氧,待脉搏氧饱和度度(SPO2)恢复正常后再取下给氧面罩,继续纤维支气管镜操作,如此反复不仅造成操作麻烦,还可能给病人带来不利后果。实践操作中急需改进这种反复操作的弊端,以保证更为良好的供氧和气管插管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给氧面罩,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给氧面罩能够在供氧的同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所述面罩由如下部分组成:
一种供氧面罩,所述面罩包括一呈碗状扣合在人体口鼻区域的面罩体5,在所述面罩体5与人体口鼻区域接触的周缘延伸为环形的充气囊1以保证面罩体与人体的密闭接触,所述充气囊1具有充气接口9,在所述面罩体上设置有一供氧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体5还含有一可方便移除的区域6,所述区域与面罩体5以刻痕线3为界,通过一连接的提拉装置4施以提拉力,使区域6从刻痕线3处与面罩体5分离,被整体去除,在所述区域6中,分布有一纤维支气管镜入口8,所述入口被一密封件7封闭。
在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提拉装置4为一提拉环。
在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件7为一橡皮塞。优选地所述橡皮塞与面罩体5相连。
在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区域6为直径为3.0cm的圆形。
在另一个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纤维支气管镜入口8为直径5.0mm的圆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给氧面罩可同步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在不中断给氧的情况下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操作,用于麻醉诱导和急诊抢救病人,从而避免了已有技术在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的气管插管过程中不能同步向病人供氧和维持病人呼吸道通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供氧面罩的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供氧面罩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构成进一步的限定。
应用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能够在供氧的同时进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供氧面罩。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提拉装置4为一提拉环,所述密封件7为一橡皮塞。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先将气管导管套入纤维支气管镜后端
2.将橡皮塞7塞入纤维支气管镜入口8,使面罩成全封闭状态
3.给病人行面罩通气,并进行麻醉诱导
4.当病人达到一定的麻醉深度后,取下橡皮塞7,将纤维支气管镜前端插入纤维支气管镜入口8,此时继续进行面罩正压通气供氧。
5.经鼻或经口(经口时需先在口中放入一个牙垫)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操作,直到进入气管,到达气管后,稳定住纤维支气管镜,此时将提拉环4拉开,去掉面罩体中可移除区域6,同时停止正压供氧(因为已不是全封闭了),再将气管导管顺着纤维支气管镜插入病人气管中。
6.将纤维支气管镜与面罩取下,完成气管插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付奇;于颖群,未经赵付奇;于颖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92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反馈型放松训练系统
- 下一篇:一种医用组合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