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焊接炉炉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6810.1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4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惠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佳讯光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何学成 |
地址: | 21318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焊接 炉炉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接炉炉胆。
背景技术
焊接炉胆由于承受长期高温条件工作,在使用过程中炉体出现变型,冷却效果差等故障。现在原有基础上采用防变型设计,在炉体较容易变型区采用防变型圈连接进行有限应力释放,并根据炉体炉胆应力的相互作用设计凹型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内部布局简单的二极管引线装填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焊接炉炉胆,包括炉内胆和炉外胆,所述的炉内胆、炉外胆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炉内胆套在炉外胆内部,所述的炉内胆与炉外胆之间形成中空水胆,在炉外胆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炉外胆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第二出水口,所述的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之间还设置有隔水层,在所述的炉外胆的上表面、下表面、正面以及背面分别设置有防变形圈;
所述的炉内胆,其前端部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空气进入炉体内部的第一氮气喷射口和第二氮气喷射口,所述炉内胆与氮气喷射口连接处设置有蜂窝状隔离层;
所述的设置于炉外胆上表面、下表面的防变形圈共有11个,沿直线均匀分布于上表面及下表面;
所述的设置于炉外胆正面、背面的防变形圈共有8个,沿直线均匀分布于正面及背面;
所述的防变形圈通过焊接固定于炉外胆的上表面、下表面、正面以及背面;
所述的炉内胆、炉外胆,其材质均为304不锈钢;
所述的炉内胆,其内壁上方90°直角处设置不锈钢氮气引入管;
所述的不锈钢氮气引入管为两根。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304不锈钢在处于长期高温条件中,材质出现改变,本技术方案提供的采用分段二次冷却,使得冷却效果明显提高,炉胆抗变型也明显提高。在炉内胆上设计氮气蜂窝喷射口,能够有效防止空气进入炉体内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在炉胆内壁进口上方90°直角处采用二根不锈钢氮气引入管,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炉体内充满氮气,能够防止产品氧化和冷却炉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参见图1,一种焊接炉炉胆,包括炉内胆1和炉外胆2,所述的炉内胆1、炉外胆2均为长方体结构,所述的炉内胆1套在炉外胆2内部,所述的炉内胆1与炉外胆2之间形成中空水胆3,所述的炉内胆1,其前端部的上下表面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空气进入炉体内部的第一氮气喷射口91和第二氮气喷射口92,所述炉内胆与氮气喷射口连接处设置有蜂窝状隔离层;所述的炉内胆1,其内壁上方90°直角处设置两根不锈钢氮气引入管7;所述的炉内胆1、炉外胆2,其材质均为304不锈钢;在炉外胆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进水口41、第一出水口51,炉外胆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进水口42、第二出水口52,所述的第二进水口42与第二出水口52之间还设置有隔水层6,在所述的炉外胆2的上表面、下表面、正面以及背面分别设置有防变形圈8,所述的设置于炉外胆2上表面、下表面的防变形圈8共有11个,沿直线均匀分布于上表面及下表面;所述的设置于炉外胆2正面、背面的防变形圈8共有8个,沿直线均匀分布于正面及背面;所述的防变形圈8通过焊接固定于炉外胆2的上表面、下表面、正面以及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佳讯光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佳讯光电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68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箱安装座组焊卡具
- 下一篇:毛化机床用多光路毛化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