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手机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4130.6 | 申请日: | 2013-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2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柯金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柯金定 |
主分类号: | A45C11/24 | 分类号: | A45C1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产品的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上使用的硅胶保护套(清水套),是通过将手机置于硅胶保护套内来实现的,其目的在于:尽可能地让手机免受外部的冲击力而受到损伤。其不足在于:覆盖在被保护的手机表面的硅胶保护套的散热性差,使得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热量大量的被聚集在其内部,难以达到对外充分散热的程度,反到对手机的正常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夏天使用时,这种现象尤为明显,这将势必导致手机使用性能的降低或是使用寿命的减短。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手机护套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改良的手机护套,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手机护套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改良的手机护套,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手机护套,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技术中电子标签的上述缺陷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机保护套,它具有结构设计合理、能够使手机在使用时散热效果更好。
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手机保护套,包括保护套壳体,所述保护套壳体设置有可安装和拆卸手机的开口槽,其背面四边同时设有朝内侧方向弯折形成有弧度的扣部,所述扣部可扣设于手机周边,与手机紧密结合,所述保护套壳体正面四边设有阶台,阶台紧密贴合于手机正面,所述保护套壳体与手机镶嵌的侧面设有按键孔,按键孔内侧设有按键孔凹槽,按钮键固定于按键孔上与按键孔凹槽吻合相贴。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所述保护套壳体与手机镶嵌的侧面设有充电器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由于上述壳体设置有开口槽,实现良好的协助手机对外散热的功能,壳体背面四边设有朝内侧方向弯折形成扣部,可以与手机背面紧密贴全,达到防护效果好,而且结构简单,容易拆装,成品不容易损坏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手机保护套,包括保护套壳体1,所述的保护套壳体1设置有可安装和拆卸手机的开口槽2,其壳体背面四边同时设有朝内侧方向弯折形成有弧度的扣部3,保护套壳体1四边的扣部3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四边的扣部3可扣在手机周边,与手机相互牢固的扣设结合为一体,达到良好的防护效果,与保护套壳体1正面四边连接的阶台4,所述阶台4紧密贴合于手机正面,所述保护套壳体1与手机镶嵌的侧面设有按键孔5,按键孔5内侧设有按键孔凹槽9,按钮键7固定于按键孔5上与按键孔凹槽9吻合相贴,所述保护套壳体1与手机镶嵌的侧面设有充电器孔8,方便使用者的充电,不必拆卸手机再充电,所述保护套壳体1与扣部3、阶台4为一体结构,保护套的开口槽2对应的上下或左右两侧边为弹性侧边,弹性侧边是靠保护套自身材料产生,其开口槽出口端尺寸等于手机本身大小,这样是为了手机进入槽内可以方便扣合,防止手机从扣部中脱落,并且保护套扣部要和手机造型吻合。
但是,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示例性的,是为了更好的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不能理解为是对本专利包括范围的限制;只要是根据本专利所揭示精神的所作的任何等同变更或修饰,均落入本专利包括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柯金定,未经柯金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41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