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纸成形网验网用卷网机的上辊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3400.1 | 申请日: | 2013-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69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陆平;周积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呢工程织物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8/04 | 分类号: | B65H18/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32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成形 网验网用卷网机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连接装置,尤其是一种卷网机上辊的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造纸业的发展,造纸用多层成形网已经被广泛应用。成形网是造纸机上的贵重器材,它影响浆料在纸机网部分布的均匀性,纸页成形情况及表面平整性,对最终成纸性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确保造纸企业使用的产品质量,作为制造造纸成形网的公司需要对产品进行检验,经过检验的成形网需要通过卷网机卷取后再投入使用。为了保护卷网钢管外壁不被磨损,伤害到卷网设备和成形网产品,所以在上辊连接电机传动和卷网钢管时需要采用内张紧的连接方式,但是由于钢管的自重再加上成型网的自重,普通的三爪机构根本不能承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造纸成形网验网用卷网机适用的上辊连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造纸成形网验网用卷网机的上辊连接置,包括张紧轮、3个张紧爪和手轮,张紧轮为从一端到另一端直径逐渐变小的圆柱体;张紧轮表面轴向有3条贯穿张紧轮的工字型卡口;张紧爪一端形状与工字型卡口相适应,可以卡在工字型卡口上;张紧爪长度与张紧轮长度相同,张紧爪装在张紧轮上时,张紧爪表面高于张紧轮表面;手轮可以控制卡在工字型卡口上的张紧爪沿张紧轮轴向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张紧轴、驱动电机、联轴器和滑动装置,张紧轴与张紧轮相连,联轴器将张紧轴与驱动电机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装在滑动装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张紧轮一端直径为210mm,另一端直径为190mm,长度为150mm。
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轮和张紧爪由于有一定的长度,可以撑住沉重的上辊,张紧爪张紧后使卷网钢管跟随电机运转,操作方便简单。将驱动电机和张紧轮连接到一起并安装在一个可以滑动的装置上,可以方便张紧轮从卷网钢管中取出和放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轮和张紧爪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轮和张紧爪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张紧轮和张紧爪连接在卷网钢管上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左边的图为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右边的图为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辊连接装置连接在卷网钢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本造纸成形网验网用卷网机的上辊连接装置,包括张紧轮1、3个张紧爪2和手轮,张紧轮1为从一端到另一端直径逐渐变小的圆柱体,张紧轮1一端直径为210mm,另一端直径为190mm,长度为150mm;张紧轮1表面轴向有3条贯穿张紧轮的工字型卡口3;张紧爪2一端形状与工字型卡口3相适应,可以卡在工字型卡口3上;张紧爪2长度与张紧轮1长度相同,张紧爪2装在张紧轮1上时,张紧爪2表面高于张紧轮1表面;手轮可以控制卡在工字型卡口上3的张紧爪2沿张紧轮1轴向移动;还包括张紧轴4、驱动电机5、联轴器6和滑动装置7,张紧轴4与张紧轮1相连,联轴器6将张紧轴4与驱动电机5连接在一起,驱动电机6装在滑动装置7上。
卷网钢管8的内径为225mm,当张紧爪2装在张紧轮1最小一端时,张紧轮1最大直径为210mm,这时张紧轮1可以轻松的从卷网钢管8的端口伸入,当伸入到120毫米的位置时限位卡死,这时旋转手轮使张紧爪2沿着张紧轮1的轴向向大的一侧移动,当手轮旋转费力时,即完成了张紧装置与钢管8的连接。这时驱动电机5转动即可带动卷网钢管8转动。
当一张网验网完毕,已经全部卷到卷网钢管8上,这时需要将卷网钢管8取下。将驱动电机5与张紧轮1连接在一起并装在一个滑动装置7上,将手轮向相反的方向旋转,将张紧装置与钢管8分开,再将滑动装置7推到一边,即可方便的将卷网钢管8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呢工程织物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呢工程织物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34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