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2406.7 | 申请日: | 2013-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31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杰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内科 用吸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尤其是呼吸内科,经常有重症病人或者昏迷的病人有痰而不能自行咳出,这时就需要用吸痰器帮助病人将痰吸出。目前,吸痰时一般使用吸痰管,通过负压将痰吸出。现有技术的吸痰管接通负压时,负压的压力不容易控制,负压过大时,吸痰管的吸痰孔容易吸附住病人的呼吸道内壁,在抽拉吸痰管时,对病人的呼吸道内壁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防止对呼吸道内壁造成损伤的呼吸内科用吸痰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器,包括吸嘴、储痰瓶和负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痰瓶设有瓶盖,所述储痰瓶内盛有液体,所述瓶盖上设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位于储痰瓶内一端位于液体内,所述吸嘴通过软管与第一连接管连接,所述负压装置通过软管与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吸嘴外设有防护网,所述吸嘴和防护网之间具有空腔,所述吸嘴上设有若干吸痰孔。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吸嘴上设有若干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沿吸嘴轴向均布。
所述瓶盖上设有压力表。
所述储痰瓶上设有把手。
所述储痰瓶上设有标签袋,所述标签袋内设置有标签。
本实用新型在吸嘴外设有一防护网,从物理上加大了吸痰孔与呼吸道内壁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吸痰孔与呼吸道内壁的直接接触造成呼吸道内壁的损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吸嘴和防护网的剖视图。
图中:1-防护网;2-软管;3-第一连接管;4-瓶盖;5-把手;6-标签袋;7-储痰瓶;8-压力表;9-第二连接管;10-负压装置;11-吸痰孔;12-吸嘴;13-环形凹槽;14-空腔;15-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呼吸内科用吸痰器,包括吸嘴12、储痰瓶7和负压装置10,储痰瓶7上设有瓶盖4,储痰瓶7内盛有液体,瓶盖4上设有第一连接管3和第二连接管9,第一连接管3位于储痰瓶7内一端位于液体内,吸嘴12通过软管2与第一连接管3连接,负压装置10通过软管2与第二连接管9连接,吸嘴12外设有防护网1,吸嘴12和防护网1之间具有空腔14,吸嘴12上设有若干吸痰孔11。
吸嘴12上设有若干环形凹槽13,所述环形凹槽13沿吸嘴12轴向均布,这样能增大吸嘴12与黏痰之间的接触面积,加速吸痰。
瓶盖4上设有压力表8,便于医务人员控制吸痰压力。
储痰瓶7上设有把手5,吸痰结束后方便倾倒痰液。
储痰瓶7上设有标签袋6,所述标签袋6内设置有标签15,便于医务人员记录分类病人情况。
使用时,负压装置10使储痰瓶7内呈负压状,然后用吸嘴12为病人吸痰,所述防护网1为硬质材料,可以承受负压而不变形,所述防护网1外设有软性材料,不会对呼吸黏膜造成损伤,所述吸嘴12和防护网1之间具有空腔14,从物理上加大了吸痰孔11与呼吸道内壁之间的距离,避免了吸痰孔11与呼吸道内壁的直接接触造成呼吸道内壁的损伤,粘痰被吸收后通过软管2和第一连接管3到达储痰瓶7内,储痰瓶7内盛有液体,形成水封,痰液不会污染负压装置10,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杰,未经申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24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塑料加工设备的转运料筒
- 下一篇:多功能笔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