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植物根系水分提升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80212.3 | 申请日: | 2013-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8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牛得草;张洪荣;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483 | 分类号: | G01N33/483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2102 | 代理人: | 张晋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根系 水分 提升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野外植物根系水分提升能力研究的组合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根系“水分提升”是指植物当夜间蒸腾作用降低后能够通过根系将深层湿润土壤水分向干燥上层土壤提升并释放出去的水分运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植物根系充当了导管的作用。通过植物根系提升上来的这一部分水分,不仅能够供提水植物次日白天再次吸收利用,同时也可以使邻近浅根系植物受益。另外,自然界植物凋落物通常积累于地表,使得上层土壤较下层土壤肥沃,同时,由于地表强烈的蒸散作用,使得上层土壤较下层土壤干燥,最终造成整个土体“上肥下瘦、上干下湿”的资源分布格局。植物根系“水分提升”的发生,不仅提高了植物深层土壤水分的利用效率,同时,也促进了植物对干燥上层土壤有效养分的吸收利用。迄今为止,约60种植物发现有根系“水分提升”现象。为此,开展植物根系水分提升能力的定性与定量评估研究,对干旱区植被建植过程中植物种搭配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截至目前,关于植物根系“水分提升”现象的研究多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的,其研究手段主要是将植物预先培养于设置好的根箱内,该根箱中间设置一网板,将根箱分为上下两部分,待植物根系生长穿过网板后,对上下两部分分别浇灌不同量的水,人为造成水势差,然后定时取土采用烘干称重法,监测根箱上下两部分的土壤水分波动情况,或者采用土壤水分测定仪器—时域反射仪(TDR)定时监测根箱上下两部分的土壤水分波动情况,从而判断植物是否发生根系“水分提升”现象。该研究过程中,往往由于根箱是个一体的装置,需要将植物事先种植于根箱内,大约等一两年,待植物根系生长穿过网板后,才能进行试验监测。植物根系生长较慢,植物材料培养耗时长成为试验研究的限制因子。另外,温室的试验研究结果,往往对野外的真实情况缺少代表性。而现阶段,关于野外的实验研究,则是选择大田自然生长的健康植株,通过监测不同土层土壤水分的波动情况,进而判断植物是否能发生根系“水分提升”现象。该方法由于并未隔离土壤毛管水横向和纵向的传递过程,所以不能够对植物根系的水分提升能力大小做出较为准确的定量评估。至今为止,尚无一个可适用于在野外进行植物根系水分提升能力研究的监测装置。这一现实使相应的研究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适用于野外的组合式植物根系水分提升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植物根系水分提升监测装置由带有下底的土壤水分隔离槽、土壤水分蒸发隔绝膜、土壤水分测定探管、土壤水分隔离槽上层土壤水势测定探头、深层根区土壤水势测定探头、下层土壤补水管构成,在土壤水分隔离槽的底面中心设置有供根系穿入的孔,在水分隔离槽的底面上和土壤水分蒸发隔绝膜上均开有用于安置土壤水分测定探管、土壤水分隔离槽上层内土壤水势测定探头和深层根区土壤水势测定探头的孔,其中土壤水分隔离槽和土壤水分蒸发隔绝膜均为可分开的左右两部分构成。
由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植物根系水分提升监测装置为组合结构,可安装于已经在野外生长的植物根部,对植物根系水分提升能力进行监测。本实用新型可用于筛选深根系植物是否具备根系水分提升能力,以及对其根系水分提升能力的大小进行定量评估。广泛用于植物水分生理生态学的基础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植被建植时植物种搭配提供实践指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卸解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际使用时的示意图。
图中:1为扎紧箍;2为土壤水分隔离槽;3为土壤水分测定探管安装穿入孔;4为土壤水分测定探管;5为土壤水分隔离槽左右两部分组合接缝;6植物根系穿入孔;7为土壤水势测定探头安装穿入孔;8为土壤水分蒸发隔绝膜;9为土壤水分隔离槽内土壤水势测定探头引线;10为深层根区土壤水势测定探头引线;11为下层土壤补水管活动盖子;12为下层土壤补水管;13为土壤水分隔离槽上层土壤水势测定探头;14为深层根区土壤水势测定探头;15为下层土壤补水管渗水孔;16为土壤水分蒸发隔绝膜组合接缝;17为植物地上部分;18为植物表层根系;19为植物深层根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本实用新型结合附图详细解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802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