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斗清洗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6246.5 | 申请日: | 2013-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2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仁;张梁;苗留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市金鑫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6B11/02 | 分类号: | A46B11/02;A46B7/00;A46B9/02;B08B9/08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斗 洗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井液漏斗测量仪器清洗刷,属于石油工程钻井液实验室测试仪器清洗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钻井液性能测试仪器马氏漏斗粘度计,使用后壁上粘附有钻井液,多为强碱性,对人皮肤有害,使用完后需要及时清理。
当前清洗漏斗仪器主要采用抹布或简易的清洗刷,需要大量的水或清洗液冲洗。如马氏漏斗下部喇叭口位置和底部圆柱形出口位置,在清洗时候基本为盲区,很难清洗干净。由于长时间清洗不干净导致残液堆积,致使仪器腐蚀、测量数据误差大。或因清洗时候使用硬材质的工具进行刮洗,导致刮洗处磨损、变形,造成影响测量精度。钻井现场大多取水不便,也没有水龙头,清洗更为不便,不能及时清洗或清洗不干净往往导致仪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漏斗清洗刷,旨在解决漏斗仪器的清洗问题,该清洗刷根据漏斗的特殊形状及结构特点,进行的特殊设计,能够减轻操作者的工作量,节约用水量,清洗方便,提高仪器使用寿命。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漏斗清洗刷,清洗刷包括清洗液瓶、连接杆和毛刷,清洗液瓶瓶口螺纹连接连接杆;连接杆为一空筒结构,并设有控制开关;连接杆顶部螺纹连接毛刷,毛刷内部为空腔,毛刷分为毛刷壁和刷毛,毛刷壁上设有多个出液孔,刷毛垂直连接于毛刷壁上;刷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设置在毛刷头部,一部分设置在毛刷身部,毛刷头部的刷毛呈柱状体均匀分布,毛刷身部的刷毛呈锥形均匀分布,锥形的刷毛小端临于头部。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液瓶的上部侧面连接注气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清洗液瓶的瓶体上设有注入液体最大容量线。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这种漏斗清洗刷,使用固定有毛刷的空心连接杆,放入马氏漏斗内部,打开连接杆上的开关,水或清洗液由连接杆上出液孔射出,锥形刷毛顶端的柱形刷毛刚好深入漏斗口清洗盲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漏斗清洗刷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清洗液瓶1由塑料耐腐蚀抗低压材料制,成容量约500ml,瓶身装有注气把手4,其原理与打气筒相同。清洗液瓶1中装约450ml清水或清洗液,液面不超过瓶颈,将连接杆2与清洗液瓶1连接,确保其密封性良好。毛刷壁上设有多个出液孔31,刷毛垂直连接于毛刷壁上;刷毛分为两部分,毛刷头部为柱形刷毛32,毛刷身部为锥形刷毛33,锥形刷毛33小端在端部。将锥形毛刷33插入漏斗内部,由于端部的柱形梳毛32尺寸较小,较适合盲区及狭小空间的刷洗工作。使用前拉动几下注气把手4,清洗液瓶1内的压力增大,按动控制开关21,在瓶内压力的作用下,清洗液以较快的速度从瓶内喷出,可实现边刷边喷射清洗液。
喷射液压力不足时,可再拉动注气把手4;清洗液瓶1内液体不足时,可旋开清洗液瓶1添加,清洗液瓶1的瓶体上设有液体最大容量线,用于控制清洗液的最大添加量,瓶身还可以标记容量刻度值。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凡是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本领域的专业人员能够作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市金鑫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克拉玛依市金鑫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6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