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蜡含量试验馏分油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853.6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64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姜小磊;谢钝;史越;张嘉林;董娜;李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天驰高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14 | 分类号: | G01N25/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46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量 试验 馏分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沥青蜡含量分油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蜡含量试验馏分油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蜡含量是沥青基础指标中一个重要的必检指标,沥青中的蜡对沥青混合料性能有明显影响,蜡可使沥青混合料感温性能增强,抗滑性能降低,从而导致路面结构强度下降,行车安全性降低,因此公路用沥青需要将蜡含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中的T0615-2011对沥青蜡含量试验(蒸馏法)做了详细说明,但在实操过程中,馏分油收集装置经常会因为冰水混合物冷凝力度不足、容器内气压过大而发生漏气、软木塞迸出甚至部分连接部位迸开的危险情况,这些危险情况严重威胁试验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同时也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蜡含量试验馏分油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蜡含量试验馏分油收集装置,包括加热装置、蒸馏烧瓶、蒸馏烧瓶导管、锥形瓶、冰水混合物容器、回转橡胶塞、玻璃导管、冷凝管;其中,加热装置设置在蒸馏烧瓶下方,蒸馏烧瓶内放置有待检沥青;蒸馏烧瓶导管一端与蒸馏烧瓶连接,另一端与回转橡胶塞连接;回转橡胶塞与冷凝管连接,冷凝管上设置有入水口和出水口,同时玻璃导管嵌套在冷凝管中并伸入锥形瓶内,锥形瓶放置在冰水混合物容器中。
在本实用新型中,加热装置采用数字可调温加热装置,通过数字可调温加热装置准确控制加热温度,不会出现因加热温度不断变化而出现将有机物质分解的状态,进而减少蜡中杂质,提高试验精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回转橡胶塞内为L型结构,便于蒸馏烧瓶导管与冷凝管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冷凝管为玻璃套管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玻璃导管长端长度大于冷凝管玻璃套管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中,玻璃导管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
在本实用新型中,玻璃导管通过橡胶塞伸入锥形瓶内。
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加初步冷凝装置其包括回转橡胶塞、玻璃导管及冷凝管;在工作时,冷凝管内不间断通过常温水流,常温水流不但能使部分高温气态物质得以液化,同时不至使液化的蜡凝固为固态而堵塞玻璃导管,未液化的气态物质最终进入锥形瓶,在冰水混合物作用下液化为液态,同时使整个系统内的气压降低,使整个加热回收过程得以继续至试验结束。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够降低系统内的气压,减少试验危险,同时可减少气体泄漏,有效地提高了试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回转橡胶塞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2的蜡含量试验馏分油收集装置,包括加热装置1、蒸馏烧瓶2、蒸馏烧瓶导管3、锥形瓶4、冰水混合物容器5、回转橡胶塞6、玻璃导管7、冷凝管8、入水口9、出水口10;其中,加热装置1设置在蒸馏烧瓶2下方,蒸馏烧瓶2内放置有待检沥青;蒸馏烧瓶导管3一端与蒸馏烧瓶2连接,另一端与回转橡胶塞6连接;回转橡胶塞6与冷凝管8连接,冷凝管8上设置有入水口9和出水口10,同时玻璃导管7嵌套在冷凝管8中并伸入锥形瓶4内,锥形瓶4放置在冰水混合物容器5中。
在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1采用数字可调温加热装置,通过数字可调温加热装置准确控制加热温度,不会出现因加热温度不断变化而出现将有机物质分解的状态,进而减少蜡中杂质,提高试验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回转橡胶塞6内为L型结构,便于蒸馏烧瓶导管3与冷凝管8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玻璃导管7采用耐高温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冷凝管8为玻璃套管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玻璃导管7通过橡胶塞伸入锥形瓶4内。
在本实施例中,玻璃导管7长端长度大于冷凝管8玻璃套管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在工作时,数字加热炉1可以控制加热温度固定在550℃,保证试验精度。加热气体先经过回转橡胶塞6进入玻璃导管7,此时冷凝管8内不间断通过常温水流,常温水流不但能使部分高温气态物质得以液化,还不至使液化的蜡凝固为固态而堵塞玻璃导管7,未液化的气态物质最终进入锥形瓶4,在冰水混合物作用下液化为液态,同时使整个系统内的气压降低,使整个加热回收过程得以继续至试验结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天驰高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省天驰高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气形态汞排放连续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