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蝉形翼化拟饵有效
申请号: | 201320173614.0 | 申请日: | 2013-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18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蔡奕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巨帝北洋钓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85/00 | 分类号: | A01K8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蝉形翼化拟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鱼类诱捕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仿生蝉形的蝉形翼化拟饵。
背景技术
在钓鱼活动中为了吸引大型鱼类咬钩,除了精制饵料之外,通常还会采用各式各样的拟饵,将鱼钩设在拟饵本体上,以诱导鱼类咬钩。但是,目前普通的拟饵本体大多为仿鱼形结构,即从鱼身的侧面看为纺锤形,拟饵本体的高度尺寸大于宽度尺寸,当鱼线拖动拟饵本体时,拟饵本体不位于同一水层,不容易被同水层的鱼群所感知,而且普通鱼形拟饵较为呆板,集中水花和扰流的能力不足,对鱼群的吸引力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蝉形翼化拟饵,其打破了传统的拟饵本体形状,当鱼线拖动拟饵本体时,拟饵本体较容易且平稳地处于同一水层,易被该水层的鱼群所感知,而且能够很好地集中水花和扰流,从而成功引诱鱼类咬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蝉形翼化拟饵,具有拟饵本体,在拟饵本体上安装有鱼钩,所述拟饵本体为仿蝉形,拟饵本体的上表面为平缓面,而上表面以下的部位向下方隆起,拟饵本体头部的下半部分为向下突出的半圆球面,在所述头部的前端设有鱼钩挂孔,在拟饵本体上表面的背部对称地设有两片羽翼,两羽翼的尖端靠近拟饵本体的尾端,所述尾端设有鱼线挂孔。
进一步地,所述羽翼是如蝉翼形的平面羽翼。
进一步地,在所述拟饵本体头部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半圆球面相对应的弧面凹坑。
进一步地,所述弧面凹坑的后方两侧设有可收纳所述羽翼的凹部,羽翼的前端被活动地连接在所述凹部的前部。
进一步地,所述羽翼在连接部位设有突出的环圈,螺钉位于环圈的中心孔内,环圈与螺钉装饰成为鱼眼。
进一步地,所述拟饵本体在俯视方向上看,其头部为半圆形,而尾部逐渐收缩直至形成尖端。
进一步地,所述尾部向拟饵本体的后下方延伸翘曲。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拟饵本体为仿蝉形,拟饵本体的上表面为平缓面,而上表面以下的部位才向下方隆起,打破了现有拟饵本体在鱼身的侧面看为纺锤形、并且鱼身宽度尺寸小于高度尺寸的传统形状,本实用新型的拟饵本体的上表面轮廓较为平滑,其高度尺寸小,当鱼线拖动拟饵本体时,拟饵本体很容易处于同一水层,使拟饵容易被该水层的鱼群所感知,从而成功引诱鱼类。
2、拟饵本体头部的下半部分为向下突出的半圆球面,在所述头部的前端设有鱼钩挂孔,所述尾端设有鱼线挂孔。当用鱼线拖动拟饵本体时,半圆球面紧挨着鱼钩,半圆球面撞击水体,集中水花并扰乱液流,能有效地吸引鱼群。
3、在拟饵本体上表面的背部对称地设有两片羽翼,两羽翼的尖端靠近拟饵本体尾端,羽翼是如蝉翼形的平面羽翼,使用时羽翼打开,当鱼线拖动拟饵本体时,产生了拉力,而倾斜张开的羽翼水阻面积较大,产生了阻力,阻力与拉力达到平衡,使两羽翼能够保持拟饵本体在空中和水流中的平衡,平面羽翼使拟饵本体容易处于同一水层。
4、羽翼连接处被装饰成鱼眼,鱼头的上表面上设有弧面凹坑,使得水流经过弧面凹坑时被抛出水花,并形成一定的扰流效果,类似于真实鱼类的活动,吸引鱼类的注意,提高诱鱼捕食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去掉鱼线别针和鱼钩)。
图3为图2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被鱼线拖动时在空中的运动状态图(鱼线未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巨帝北洋钓具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巨帝北洋钓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1736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园林绿化高效灭菌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专捕鳊鱼网具